从担任第一书记,到两次担任第一书记大组长,又在本单位分管第一书记工作——9年来,临沂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副调研员王贤圣深耕25个村庄,留下了一串不间断的深深足迹。其间,他的职务与级别没有变,对基层群众的关注与深情也没有变。
一
“守着水库吃不上水,出趟村子跑断腿。”说的是费县梁邱镇下河村, 18个自然村散落在山岭之间,东西长达七八公里,“水不通、路不同、上千村民守穷坑”。
2012年3月,王贤圣来到该村担任第一书记,看到这里的情况后一筹莫展。他一天到晚围着村子转悠,看到学生们带着干粮翻山越岭去上学,他就一路跟在后面思考:贫穷的根源在哪里,扶贫要从哪里着手?眼前的这群孩子,给了他答案。
连续奔波了十几个日夜,王贤圣协调教育部门,为村小学建设了食堂。每天中午,200多小学生喝上了热水、吃上了热饭。第二年,他争取资金30万元,为下河村建设了一处幼儿园;又协调资金110万元,为村小学建设了一座上千平方米的教学楼。
幼儿园、小学校里传来了欢笑声。此时,他整山治水、脱贫致富的蓝图才刚刚揭开。
引水上山。带领村民上山施工,在五处山顶修建蓄水池6座,配套建设3个提灌站,铺设管道5.6公里,建成大小路涵38个,终于让许家崖水库的水流到村子的山坡,他们又顺势整理出良田1000多亩。
发展林果。组织村民种植优质苹果800亩,就此成立专业种植合作社,采取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等措施。社员达到300余户,全村年人均增收300余元,集体年增收3万余元。
下河造地,沿水库河汊造地200余亩,租赁给农户种植黄烟,集体年增收十几万元;水土保持、整修道路……
短短两年,下河村改变了面貌。而王贤圣,不是在工地上与群众一起劳动,就是在跑项目跑资金的路上。脸变黑了,人变土了,心却越来越热。2014年4月,王贤圣离开时,群众自发地挽留他。
2013年11月,临沂市委组织部以他的事迹为原型,组织拍拍摄了全省第一部反映第一书记扶贫的电影《心碑》。后来,该部影片被中组部列入全国群众路线教育学习题库。
二
2020年3月20日,莒南县板泉镇于湖村村头,老党员王西珍与王贤圣在拉呱。王西珍说:“真希望你们再干两年。”
两年前,王贤圣担任市派莒南县第一书记工作大组长,带领24个第一书记工作在12个村庄社区。手下的24个人,全部来自市直机关,全部是第一次接触农村工作,有的甚至没有在农村生活过。
为此,王贤圣不满足于指挥调度,而是深入第一书记村,为他们出谋划策、提供保障,以至于这些村的党员及部分群众都认得了他。只要他出现在村里,就有人上前攀谈。
第一书记的工作如何破题?
这是大家普遍犯难的事儿。王贤圣告诉大家,要先易后难,可以从环境整治入手。于是,12个村庄社区粉刷墙壁、清理“五堆”,栽植各类绿化苗木。村庄整洁了,村民感到舒心,也就有了精气神。
第一书记的工作如何提升?
2014年4月到2016年6月,王贤圣前脚刚离开下河村,后脚就踏入郯城县,担任第一书记工作大组长,指导9个村的第一书记开展工作。正是在那里,他抓住了提升工作的载体——建设村党群服务中心。
如今,他把这一经验推广到了莒南。全县的第一书记村,都建设了上千平方米的党群服务中心。这里成为党建的阵地,组织生活、党员电教实现了规范化;这里是为民服务的平台,两委成员轮流带班在服务大厅为群众办理医疗、养老等业务,同时电子阅览室、“四点半学校”、妇女之家、老年之家又让群众有了学习、娱乐的场所;这里是集体增收的载体,服务中心把一楼闲置的房屋租给超市、农商行,既方便了群众又增加了集体收入。
第一书记的工作如何落地?
招商引资,让群众致富。为此王贤圣带领第一书记们忙活了起来,为村庄社区找项目、找资金、找企业联姻。
十字路镇官庄社区有种植草莓的传统,第一书记就跑来资金70余万元,建设了6个高端大棚出租,每年为集体增收6万元。板泉镇西于湖村留守妇女比较多,第一书记就招商了一家工艺品公司,安置了四十多名留守妇女就业。筵宾镇金沟官庄引进“零排放无抗生态养殖技术”,从无抗生素饲料到粪便转化为有机肥,使每头猪增收160元的同时,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
第一书记的工作如何出彩?
莒南县号称“小延安”,红色资源非常丰富。王贤圣巧妙地将第一书记工作与弘扬沂蒙精神结合起来,获知金沟官庄诞生了全省第一个团支部后,他自费两次去北京和济南,向团中央和团省委汇报,终于在该村建起了山东省第一个团支部纪念馆。发现大店、厉家寨、渊子崖等红色景点没有餐饮和住宿项目时,他协调各方力量在马棚官庄村建设田园综合体,为红色景点配套餐饮和住宿项目。
三
在担任第一书记工作大组长期间,王贤圣还在临沂市行政事务管理局分管第一书记工作。该局的第一书记村,是临沭县店头镇大垛庄村。长期以来,该村的工作一直难以推动。2018年夏天,王贤圣来到这里,沿着沟沟坎坎、街街巷巷走遍了全村,掌握了该村的全部情况及问题所在。
汗水湿透衣背,他顾不上休息,立即召开了村支两委会议。会上,有的干部回避问题打哈哈。这时,王贤圣和盘托出自己的认识,哪块地没交承包费、哪个干部受打压,说得一清二楚。大家吃惊之余,对他的工作安排心服口服。
很快,该村调整了村支两委班子,随后复垦土地106亩,村集体收入增幅列全市第一书记村首位。
加上蹲点扶贫的村庄,王贤圣历时9年深耕25个村。他一直保持着这种脚踏实地、无私无畏的作风。在费县下河村担任第一书记时,父亲查出了癌症,恰逢母亲又遭遇严重车祸,他稍作安顿便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去。在郯城担任第一书记工作大组长时,父亲不幸去世,他只请了三天假,便匆匆返回了工作岗位。
今年54岁的王贤圣,从来没有午休的习惯。他说,农村工作不容得我按时作息。由于长年奔波劳累,他患上了严重的腰肌劳损。今年春节,他病情加重,躺在床上只有双手才能动弹。刚刚好转,又赶上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他又冲向一线,督导第一书记村的防疫工作。
他对24个第一书记提要求时,除了常说的责任心和事业心,严求大家要有爱心与良心。每到一处,他都要走遍村里的特困家庭,包括孤寡老人、孤贫儿童及残疾人。每到过年过节,他都自掏腰包献上爱心,还利用各种扶贫政策,对他们进行帮扶。仅在莒南县,他就结对了5个特困户,使他们逐步摆脱贫困。
两年来,莒南县12个第一书记村,实现了王贤圣提出的目标:“班子强、村庄美、集体富、百姓乐”。其中,建成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两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两个、3A级旅游景区两上。同时,每个村协调及招商资金都在1500万元以上。(临报融媒记者 彭庆东)
转自:琅琊新闻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