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再次吹响攻坚冲锋号,为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产业扶贫既是促进贫困人口较快增收达标的有效途径,也是巩固长期脱贫成果的根本举措。在扶贫工作中,我们需要狠抓产业扶贫,咬定目标、聚力攻坚,确保如期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促进产业扶贫的三大途径
近年来,我国产业扶贫工作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通过三大途径,千方百计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不断巩固脱贫成果,帮助贫困地区实现稳定脱贫。
就业拓展:依托制造业企业优势,以就业带动精准扶贫。增加就业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脱贫方式,只要就业稳,收入就能增。通过在贫困地区发展制造业,扎实推进就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一是对制造业项目给予资金支持。加强资金整合,通过工业转型升级、技术改造专项、专项建设基金等现有资金渠道,对贫困地区符合条件的项目给予倾斜支持。如,江苏省通过多方协调,首次将省定经济薄弱村新建光伏扶贫电站项目纳入全省工业和信息化转型升级项目予以支持,新建两个500KW村级光伏扶贫电站。二是协调动员制造业企业优先落户贫困地区。北京、上海、天津等城市在对口扶贫地区合作设立共建园区,吸引具有一定实力的企业入驻园区,解决当地就业。三是创新多种模式助力就业脱贫。选择纺织服装、电子产品组装、工艺品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企业或合作社建设分厂、卫星工厂,聘用贫困户在扶贫车间或生产基地做产业工人;或是在贫困村发展来料加工业,由企业为贫困户提供相应培训,为农村地区留守妇女、老年劳动力、残疾人等难以外出务工的人群提供在家就业的机会。
产业培育: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吸引贫困户融入产业链。立足贫困地区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发展特色产业,有助于提高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实现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一是指导制定产业发展规划。突出特色化和差异化,深入开展工业设计、中药材、智能光伏、绿色建材等特色产业扶贫。2019年,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帮助南部县编制特色产业发展规划,支持特色产业发展,培育自我发展能力。南部县现已成功跻身“四川省第二批工业强县示范县”。二是积极构建带贫益贫机制。各地不断完善“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将贫困户纳入到产业体系中,带动贫困户脱贫。由食品加工、生物医药企业采取订单收购模式,直接为贫困户提供种苗和相应指导和服务,再统一收购原材料,进行深度加工。部分企业会对贫困户提供奖励,激发贫困户参与农产品加工的积极性。
网络推广: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发挥电商优势助力脱贫。网络扶贫在产业扶贫领域主要表现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电商扶贫,达到拓宽销售渠道,提升产品价值的作用,进而推动区域品牌与产品品牌的互动发展。一是组织开展电信普遍服务试点。中央财政和基础电信企业支持4.3万个贫困村光纤网络建设和9200余个4G基站建设,光纤宽带和4G网络覆盖98%以上的行政村。二是大力推动电商项目落地。工业和信息化部支持南部县成功争取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培育”淘南部“”超级玛特“”蜀优优“等29家本土电商平台。各省市也积极推进本地电商项目。
如陕西移动建设本地电商平台”寻秦集“,通过政府推荐、共同运营等方式,提升扶贫产品的市场感知和推广销量。三是与电商企业共同建立营销推广体系。结合当地主导产业,借助国内外知名电商平台,通过开辟线上渠道提升产品销量。如湖州聚焦童装产业,建立织里镇童装电子商务孵化中心,接手阿里巴巴织里童装产业带的运营,打造织里童装线上线下品牌。
聚焦三个重点 打赢脱贫攻坚战
当前,脱贫攻坚战已经进入全力冲刺阶段。下一步,我们需要围绕继续强化资源统筹,持续加大投入,不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帮助实现稳定脱贫。
注重战略衔接。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要将短期目标与长远目标结合起来,在实现贫困户收入提高、生活小康的同时,也要朝着乡村振兴目标不断前进。要督促已经摘帽的贫困地区参照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巩固脱贫成果,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接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
促进质量提升。当前我国经济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贫困地区在稳定脱贫的同时,也要注重做实产业扶贫,尽快加入高质量发展的行列。应持续推进特色产业提升,完善联贫带贫机制,强化科技精准帮扶。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产品市场核心竞争力,努力把扶贫产业做大做强做优。以商标注册和保护为重点,对标产品质量体系,提升产品的标准化水平。
做好志智双扶。扶贫先扶智,要将发展教育作为摆脱贫困的治本之策。在产业扶贫工作中,要将相应的技能培训与当地的特色产业结合,指引致富路径和提供技能培训,变被动”输血“为主动”造血“。开展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和”扶贫入户、送岗上门“服务,精准施策为贫困户”量身订制“脱贫方案,帮助贫困户学习掌握新本领、新技能。(赛迪智库规划研究所 张昕嫱 王海龙)
转自:中国电子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