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是扶贫工作的源头活水,是脱贫攻坚的灵魂所在。2011年,易县被列为国家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近年来,易县抓住产业扶贫这个根本,确立“878”产业扶贫格局,变“输血”为“造血”,让广大贫困群众依靠自己的双手实现稳定脱贫,走上致富奔小康的道路。
易县扶贫办相关负责人对中国工业报记者说,易县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高质量脱贫的核心之举,作为高质量脱贫的根本之策,走出了一条产业扶贫的“好路子”,形成了“多渠汇水、多点支撑、长短结合、多层覆盖”的扶贫产业格局,实现了产业全覆盖,群众通过土地流转、资金入股、进企务工等形式,变身为“有股金、有薪金、拿租金”的产业工人,全县脱贫人口的人均纯收入37%以上来自产业收入。2016年以来,投资4.7亿元,实施产业项目830个,其中2019年,投资1.3亿元,实施产业项目131个。
铜雕产业助推群众脱贫致富
“一进村,便听到叮叮当当此起彼伏的敲击声,像是许多乐器同时在演奏,高中低音都掺杂在里面,不觉得刺耳,反而像一场气势恢宏的演奏会。”这是平时村里铜雕锻打环节的真实写照。然而,此时春节期间,加之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大家都放假在家,村里安静了许多。
白马乡有着“铜雕之乡”的称号。这里的铜雕工艺品遍布国内外许多地方,经过多个流程的手工制作,最终一个个栩栩如生的铜雕工艺品就展现在了国内外各个景点和重要场所。
源泉村的河北燕都环境艺术有限公司作为扶贫入股的企业,在解决村民就业、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方面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公司由128户贫困户入股,三年来平均每年每户分红1200元,其中一部分贫困户安置在公司参加工作,或者公司以劳务派遣的方式介绍到外地做铜雕指导性的技术人才,目前,128户中有80%以上达到了基本小康生活,其余的也吃穿住不愁,孩子上学和医疗都有了很大保障。” 源泉村党支部书记刘桂军对记者说。
“去年我村彻底脱贫了,没有一户贫困户了。”刘桂军说。
刘桂军进一步介绍说:“因为有专业的铜雕知识培训,很多人技能有了飞跃的成长。所以大部分村民每年都有了三五万的年收入,近两年,村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公司上班的技术人员在公司和村里的支持下成立了五六家铜雕家庭作坊式生产厂家,现在村民在县城买楼房和在村里自建楼房的超过30%,拥有私家轿车的家庭达到50%。这得感谢国家的扶贫政策,让我们老百姓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国家扶贫政策给予企业资金支持作为贫困户的入股资金,又给了他们更多的就业机会。县扶贫办在技术扶贫,产业扶贫,知识扶贫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这才有了我们现在农村脱贫致富的新面貌。”刘桂军对记者说。
记者了解到,不仅是源泉村,七里庄村的铜雕产业发展更是如火如荼,铜雕产业带动了七里庄农民脱贫致富。
七里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田树生说:“前几年,大多数有劳动能力的村民都外出打工,背井离乡,留下老人和孩子在家,村里毫无生机,在县政府扶贫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我村大力发展铜雕产业,现在的七里庄村民不用再外出打工,在自家门口就把钱挣了,60%的家庭开上了汽车,经济上和生活上都有了很大改善。”
“2017年,我村有134户贫困户,村委会鼓励介绍贫困户有劳动能力的人员,改行去铜雕企业上班,当年就脱贫30户,之后又有很多铜雕企业注册,解决了很多贫困户的就业问题,加快了脱贫的脚步。到目前为止,只有四户因病贫困的,其中有两家是五保户。国家的扶贫好政策和铜雕企业的发展壮大,帮扶贫困户,对我村脱贫起到很大作用。” 田树生进一步介绍说。
“白天工作,晚上回自己家,再也没有在外漂泊的感觉了,不仅挣到了钱,还能时刻体会到家的温暖。”七里庄村民聂勇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说。
“七里庄的铜雕订单来自全国各地,最远的还做到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缅甸和越南。感谢国家的扶贫好政策,感谢县扶贫办的支持,我们还要更加努力,发展我村铜雕特色产业,帮助更多的需要帮助的人,让更多的人走向富裕。”田树生表示。
壮大“巢状市场”消费扶贫项目
一筐筐绿色的蔬菜、一篮篮营养的柴鸡蛋、一车车优质的土特产、还有村民自养的土鸡肉、猪肉……源源不断的供给到北京市民的餐桌上。
“北京的客户不单单是我们的顾客,每次进京送货我都感觉是在把好的东西送给自家亲戚,让他们尝到最新鲜、最有机的产品。”一位村民开心的告诉记者。
“2015年11月以来,我们向中国农业大学、万柳小区等8个配送点配送了超过5000个订单,销售额超过100万元。依托‘巢状市场’,2018年全村158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019年人均收入7025元,比2014年翻了一番还多。”桑岗村村干部张长春说。
记者从易县扶贫办了解到,2012年,易县扶贫办和中国农业大学研究团队合作,在桑岗村推行“巢状市场”扶贫模式,“巢状市场”是易县在全国首创的精准扶贫模式,整合留守老人、留守妇女分散生产绿色农产品,直接对接北京消费群体,实现“点对点”社群营销,为贫困小农户生产找到了增收脱贫的“金钥匙”。
“‘巢状市场’就是将一家一户比作一个‘蜂巢的窝’,将农民现生产的绿色农副产品进行整合,集纳起来达到足够的数量,再借助移动新媒体手段,将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直接对接,从而使农民增收。”一位村负责人表示。
记者从多个村民口中得知,去年光靠给“巢状市场”供应柴鸡蛋和土鸡,很多村民从没有固定收入到一年有3000多元收入,大大改善了生活质量。
桑岗村党支部书记赵明义说,特色农产品搭乘“互联网+”科技平台,拉近了北京与太行山深处普通农民之间的距离。
据统计,“巢状市场”扶贫模式已在易县坡仓、良岗等6个乡镇22个贫困村推行,直接带动800个贫困户2000多人实现增收,人均增收1000元。(中国工业报记者 曹雅丽)
转自:中国工业新闻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