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时节,暖阳普照。汽车行驶在河南省西峡县太平镇蜿蜒起伏的公路上,道路两旁偶尔有未来得及采摘、如珍珠般的红色山茱萸,显得格外抢眼。
“1公斤能卖50多块钱,宛药公司给保底价……”《中国产经新闻》报社记者一行,与正忙活着晾晒山茱萸的贫困户牛清六拉起了家常。其中,2017年牛清六利用宛药公司分红资金,承包山芋肉树500余棵,每年净收入2万多元,加上其它中药材收益,家庭人均收益1万余元。
据采访了解到,目前太平镇种植山茱萸近3万余亩,年产量达50万公斤,产值达2000余万元,覆盖贫困户60余户,年人均增收3000余元。贫困户中,凡是有劳动能力的,主要依靠发展山茱萸、袋料香菇种植增加收入,脱贫致富。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西峡县委县政府立足县情,大胆探索产业做大、基地做优、企业做强、脱贫做实“四位一体”的产业就业脱贫模式,实现了县域经济发展与脱贫攻坚双丰收。
做大产业,构筑群众脱贫“稳定器”
西峡山水美如画,西峡香菇甲天下。
日前,在该县脱贫攻坚相关负责人的带领下,记者一行来到该县石界河镇冬青树村,在贫困户宋金生的香菇大棚里,只见成排的菌棒呈立体式分布,菌棒上均匀地分布着铜钱大小的花菇,煞是喜人。
“政府让俺发展到户增收项目,无偿提供技术、菌种,还给买产业保险,一万袋保底净收益三万六!”宋金生的举动难以掩饰内心的喜悦。
记者了解到,西峡香菇产业起于上世纪80年代,由粗放式段木种植发展为木腐屑标准化种植,年种植规模已达2.5亿袋,年产香菇约25万吨,直接产值近25亿元。西峡一半以上的贫困家庭,都依靠香菇产业实现了脱贫致富梦想。
伴着丰收的山歌,记者又走进全国猕猴桃小镇——丁河镇,沿途的“源头奇果,桃醉西峡”的标语格外醒目。2019年9月初,中国(西峡)第二届生态有机猕猴桃大会暨逆向采购洽谈会上,与会专家商人云集参观,对此赞不绝口。
时下,虽过了猕猴桃鲜果采摘旺季,但各地客商仍络绎不绝。据有关数据显示,2018年,全县人工种植猕猴桃产量7.6万吨,产值8亿元,直接参与猕猴桃产业发展的人员达8万之多。
近年来,该县坚持“重点突破、打造特色、培育优势”原则,持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全力推进“菌果药”三大特色产业上档升级。县财政设立产业发展基金,对新发展猕猴桃示范园每亩奖补500元,新建标准化香菇棚每棚奖补1000元。极大地带动了群众发展特色产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产业规模逐年递增。
“菌果药”三大特色优势产业集群,为贫困户提供了自主发展产业和务工就业的基础支撑,脱贫攻坚中对贫困户实施的到户增收、小额贴息贷款及对龙头企业的贴息贷款等系列配套政策的实施,有力地助推了产业的发展,形成了产业与脱贫之间的良性循环。
目前,“菌果药”三大特色优势产业,已形成种植、加工、服务等全国最完整的产业链和最大的产业集群基地,年综合产值200亿元以上,全县70%农民60%以上的收入来源于这三大产业。其中产业扶贫人口占一般贫困人口的比重达到83.8%,已有676户2084名贫困群众通过发展产业实现稳定增收、稳步脱贫。
做优基地,培育脱贫致富“造血库”
“我县始终把做实做优特色农产品基地作为产业和企业做大做强的集聚平台,作为推进产业精准扶贫的重要载体。”西峡县委书记周华锋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该县围绕打造“全国最大的香菇生产加工出口基地、全国领先的猕猴桃生产加工基地、全国知名的中药材生产加工基地”定位,锲而不舍地抓,持续不断地推。
在通往美丽乡村五里桥镇黄师村的柏油马路两旁,万亩猕猴桃标准化基地去年又迎来大丰收。在西树公司董事长杜相延的介绍下,记者见到了正在忙着分拣猕猴桃的低保贫困户周贤岐。
“老周单身,他发展猕猴桃0.8亩,2019年,果子卖后净赚1.1万。平时,他一有空就来基地务工,小日子过得很富足。”据杜相延介绍,针对没能力发展产业的贫困户,该公司采取托管模式,共带动贫困户45户157人,每年每人增收4500元。
目前,该县着重做优产业基地,大力推广“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将生产基地建设成为龙头企业的第一车间。全县共打造香菇标准化生产基地176处,山茱萸基地20万亩,猕猴桃人工基地13.5万亩、野生基地40万亩,初步建成了百公里香菇长廊、百公里山茱萸长廊和百公里猕猴桃长廊三大产业集群基地,实现了车间建在家门口,基地对贫困户全覆盖。
据了解,仲景大厨房公司投资1200余万元在寨根、米坪等6个乡镇建设标准化香菇种植扶贫基地,直接带动212户570人年均增收5000元以上。
其中,“百菌园”等14家企业参与托管丧失劳动能力或缺乏管理能力的贫困户流转承包的合作社基地,2161户4562人享受企业投资分红,829名贫困户人员被安排到企业基地就业。
同时,该县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带领贫困户增收脱贫,全县发展合作社991家。对菇农、果农、药农普遍采取到户增收,解决基础投入问题,对药农采取“四免一提高”,即免费提供有机化肥、无公害农药、种子、技术服务、提高收购价,依托南阳职业学院、县职专等开展实用技术培训15000人次。
做强企业,提升产业链条“吸附力”
“产业发展主要靠龙头企业带动,企业做大做强,产业自然就做大做强了,脱贫攻坚也有了坚强的支撑。”该县县长马俊论证了企业做强对脱贫攻坚的意义。
走进丹水镇健羊牧业公司,白杨树林掩映着一大片白墙蓝顶厂房。这家集养殖、加工、销售一条龙的奶羊企业,在政府提供的“精准扶贫企业贷款”的扶持下,企业规模逐年扩大,吸纳企业周边193名群众到养殖场、奶品加工厂、销售部务工,并把部分奶羊寄养到贫困户家中。
“我帮公司养羊,公司上门挤奶,每斤奶给两三块钱,一年能收入3000多块。”贫困户王根生告诉记者。
龙头企业一头连着千家万户,一头连着大市场,是脱贫攻坚的主力军。该县在发展“菌果药”特色产业的同时,实施“抓大带小”的企业发展战略,逐步培育壮大了宛西制药、仲景大厨房、华邦和果然风情等一大批农产品深加工企业,拉长产业链条,把贫困群众吸附在种植、加工、仓储、购销、流通服务等产业链上,把龙头企业的车间建在田间村头,发挥贫困户各自潜能,实现家门口创业就业。
宛西制药公司跻身中国品牌500强,主导产品六味地黄丸全国销量第一。仲景大厨房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主导产品香菇酱全国市场占有率第一。华邦和果然风情公司是以猕猴桃鲜果销售、饮品加工、果粉生产为主的出口企业,在全国同行业内处于领军地位。
同时,该县坚持政府引导、企业运作、社会协同,从全县1042家工业企业中筛选确定与特色产业关联度高、经营状况优、发展潜力好、带动能力大、社会责任强的151家“农字头”企业,对全县所有有贫困人口的行政村进行“一对一”包联共建。把脱贫攻坚的立柱、信贷资金的安全牢牢地夯到产业上、托在企业上,把贫困群众一户一户、一人一人深度嵌入到项目中、融入到企业中。
“目前,全县企业扶贫共覆盖贫困户5685户11298人,分别占应享受扶贫政策的贫困户6864户14296人的83%和79%。”该县主抓扶贫工作的县政府党组副书记朱元朝介绍。
做实就业,拓展贫困家庭“增收链”
就业是贫困群众增收的根本、脱贫的关键。
记者在丁河镇简村采访期间,正巧碰上从豫炜铁制品厂下班回家的贫困户余富海。他40多岁,中等身材,与两年前相比显得更有精神。余富海因妻子常年有病致贫,一家三口被纳入政府帮扶对象。2017年底,鉴于他无法外出务工,驻村工作队引导鼓励他参与位于邻村的豫炜铁制品厂技能培训,成为一名机械手。“每月工资三四千,旱涝保丰收,还能照顾家,娃上高中政府帮着,俺知足呀。”余富海说起现在的日子,信心十足。
“我们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积极开发就业岗位,重点做到‘三个一批’,实现‘一个全覆盖’,即发展支柱产业吸纳一批,实施‘双千计划’安排一批,开展‘万人培训’转化一批,实现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全覆盖。”
据了解,围绕“菌、果、药、牧、旅游”等支柱产业及行业龙头企业,目前该县已有3377户10846名贫困群众直接或间接嵌入“种植、加工、服务”等各类产业链条中,实现增收脱贫。其中,1702户进入食用菌产业链,951户进入林果业产业链,418户进入中药材产业链,306户进入旅游产业链。
同时,开发护林员、保洁员、保水员、保绿员等“四员”公益性岗位与企业岗位各1000个,已确保相对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全部就业。围绕规模种养殖、农产品加工、电商、旅游等方面,与人社局、菌办、药办、桃办合作,面向贫困户开展“订单式”、“田间课堂”、“授课入户”等实用技术培训1万余人次,及时转化就业1170人。
“产业扶贫扎稳根,就业扶贫拓宽面。西峡县创新扶贫理念,创新扶贫模式,在‘菌果药’三大特色主导产业的带动下,走出了一条产业就业精准扶贫之路。”河南省委省政府、南阳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如此评价。(记者 陈光勋 通讯员 张宇 陈乾)
转自:中国产经新闻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