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包头市“五个一”产业扶贫体系铺筑致富路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9-11-22





  为落实落细“六个精准”、“五个一批”扶贫举措,包头市土右旗将发展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根本,构建了“制定一个产业规划、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合作社)、建立一套利益联结机制、发展一批村集体经济、完善一套跟踪服务”的“五个一”产业扶贫体系,围绕“精准”下足绣花功夫,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脱贫,坚决打赢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科学编制规划全域谋划脱贫


  立足全旗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土右旗制定出台了《土右旗脱贫攻坚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土默特右旗产业扶贫项目实施办法》等一系列方案,编制了《土默特右旗农业产业发展规划(2015-2020年)》、《土默特右旗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等一批产业发展规划,在增加贫困群众收入的基础上,逐步优化区域布局、提升产业化水平。全力推进“建基地、引龙头、树品牌”发展战略,聚力推动种植集约化、养殖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发展,累计建成蔬菜保护地5万亩,土地集约化经营面积达到60万亩,农业耕、种、收全程机械化率达到90%以上。建成高标准肉羊、奶牛等规模化养殖场283个,畜禽存栏达到258万头以上。稳定形成了年产75万吨粮、30万吨奶、7万吨肉和27万吨果蔬的生产规模。同时持续调整优化种植结构,按照“稳粮、优经、扩饲”的工作思路,建成万亩规模化种植基地5个、千亩以上规模化种植基地20个,高粱、甜菜、中药材等特色农作物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农业提质增效步伐加快。产业建设覆盖所有贫困村、贫困户,初步形成了“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一户一策”的产业扶贫格局,产业扶贫之路越走越宽。


  培育龙头企业提高扶贫质量


  推进产业扶贫坚持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注重产品、管理、模式创新,延伸产业链、打造供应链、提高附加值。为让脱贫致富的产品产得出、产得优,又卖得出、卖得好,累计培育北辰饲料、小尾羊等农牧业龙头企业23家(其中国家级3家、自治区级4家),培育规范化专业合作社283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3家、自治区级示范社9家);建成小尾羊100万只、长信50万只、丰闰园20万只屠宰加工冷链物流项目3个,龙头企业、合作社年销售收入达到18亿元以上,农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率达到72%,带动贫困人口增收近千万元。2019年,抓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利契机,土右旗基本形成“政府提供政策支持、企业(合作社)搭建平台、农民实现产业增收”的农牧业发展模式,全力打造国家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


  完善联结机制带动增收致富


  按照“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思路,土右旗不断完善“公司+合作社+基地+村集体+贫困户”等利益联结机制,让贫困群众在产业发展、土地流转、利润返还、务工就业、股份合作的共享产业链上的收益增值,得到更多实惠。


  “托管式”产业扶贫化解无劳力贫困户难题。针对无劳动能力贫困人口占多数(占71.5%)的情况,土右旗按照人均不少于5000元标准投入产业发展资金2000多万元,开展“托管式”产业扶贫。66个企业(合作社)参与“托管式”产业扶贫(23个龙头企业全部参与)。年托管分红资金210万元全部按时打入各村集体账户,按照差异化分红要求分两次打入贫困户“一卡通”。


  “菜单式”产业扶贫助推有劳力贫困户增收。2018年针对全旗1005名有劳力贫困人口,通过“政府出单、贫困户点菜、政府买单”的“菜单式”产业扶贫模式,激发和释放贫困群众主动脱贫活力和内生动力,最大限度提升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受益度和参与度。通过每户封顶奖补3000元,让贫困户根据自身能力和意愿去“点菜”,发展“短平快”致富项目,既做到量力而行,不盲目求大,又保证产业项目精准到户,资金补助到户。


  “订单式”产业扶贫精准发力长效增收。从项目安排、资金投放、示范评定、融资贷款、保险保障等方面加大对带贫能力较强的本土经营主体的扶持力度,加快社会化服务组织和合作社发展,大力扶持建设农产品仓储和初加工设施,搭建服务平台,延长产业链条,实现农产品订单销售,推行贫困户享受高于市场价一定比例的扶贫订单政策。同时鼓励各乡镇、九管会探索新模式、新做法、新途径实施“订单式”产业扶贫试点,本着兼顾市场规律、就近订购、贫困户自愿、分类实施的原则,真正把贫困户嵌入产业链。


  “服务式”产业扶贫打通最后一公里。发展农牧重点产业同时兼顾旅游、电商等非农产业,筛选与贫困户利益联结紧密、运行良好的企业,通过充分论证项目的可行性,调整充实扶贫项目库,将资金优先用于保障贫困群众直接受益的产业,新增产业扶贫资金重点向贫困人口多、脱贫任务重的乡镇投入。强化“志智双扶”,落实产业发展指导员制度,提高贫困户发展产业的技能,在已解决14户贫困户就业的基础上扩大再就业,增强自主脱贫的能力。


  壮大集体经济保障长效扶贫


  2018年以来,土右旗将产业资金扶持重点倾向村集体合作社或者村级企业,所得分红资金全部进入村集体账户进行分配,结余分红资金归村集体所有,实现村集体经济“清零”,三年后产业股金全部返还村集体所有,实现村集体经济“壮大”,同时作为乡村振兴战略基础资金。按照扶贫资金使用办法和金融扶贫要求,协调金融机构加大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信贷支持力度,拓宽村集体和农户创业发展的融资渠道,引导和鼓励企业家和成功人士回报家乡,发挥本地区优秀人才的作用。目前全旗201个村都实现了村集体经济清零,95个村集体经济已达到5万元以上,剩余106个村的集体经济通过“黄土生金”工程、沿黄鱼塘经济、土地集中流转等项目,今年将全部达到5万元以上,实现由“输血”扶贫向“造血”强村转变。


  加强资源整合保障脱贫致富


  捆绑使用资金、整合部门资源、动员社会参与、送服务强保障,是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一条有效措施。近年来,土右旗整合行业部门资金3.4亿元用于产业项目建设,金融机构发放贷款1.5亿元,扶持、服务产业扶贫和乡村振兴。力量投入上坚持精锐出战,旗委常委包乡镇、旗级领导和部门包村、104名干部驻村扶贫,803名干部对口帮扶1709户贫困户,制定“一户一策”个性化、针对性的扶贫方案,做到户有增收项目。同时,旗人大、旗政协、旗工商联开展精准扶贫专项行动,招项目、引资金、聚人才、强产业、促增收,通过一系列的苦干、实干、巧干,进一步凝聚了脱贫攻坚的合力和信心。


  转自:包头市人民政府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西藏:发挥金融杠杆作用弥补产业扶贫缺口

    据介绍,根据《西藏自治区“十三五”时期产业精准扶贫规划》,我区有近一半的贫困人口需要通过产业脱贫,共涉及6大主导扶贫产业3816个项目,总投资达1038 50亿元。
    2017-05-03
  • 农产品加工业与产业扶贫基金对接活动在郑州举办

    4月17日,在全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和农业品牌创建推进工作会期间,农业部在河南郑州举办农产品加工业与产业扶贫基金对接活动,搭建加工企业与社会资本交流合作平台,扎实推进农村二三产业扶贫工作。
    2017-04-24
  • 因地制宜培育产业 典型引路激发动能

    “十三五”期间,我国将通过产业扶贫实现3000万以上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目前,各地因地制宜培育产业,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不断推动体制机制创新。产业扶贫、精准脱贫正在全国各地蓬勃发展。
    2017-04-27
  • 大力开发中药材产业 平顺县产业扶贫拓新路

    平顺县因地制宜大力开发中药材产业,推进中药材产业全链条发展,探索出了一条太行山区产业扶贫新路径。2016年底,全县4000余户贫困户、1 2万余人贫困人口人均药材收入1600余元。
    2017-05-04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