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鄢陵:“花木+扶贫”开辟致富新路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9-10-11





  “我在绿色基地做苗木养护工作,活儿也不重,但收入不低,很满意现在的工作与生活。”问及发展花木产业给村民带来的变化时,河南鄢陵县马坊镇汪楼村的王婶如此表达了她的心声。


  近年来,鄢陵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花木产业,探索实践了“花木企业+转移就业+贫困户”“花木企业+土地流转+贫困户”等多种花木扶贫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被列为河南省十大产业扶贫案例,累计带动18个贫困村脱贫,开辟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脱贫致富新路。


  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发展


  鄢陵地处亚热带和北温带的过渡区,是“南花北移、北花南迁”的天然驯化基地。20世纪80年代以来,按照“政府引导、全民动员、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花木产业发展思路,鄢陵花木种植面积已达70万亩,种植品种有2400多个,成为全国最大的花木销售集散地,产品销售覆盖全国30个省(市、区)。2018年,鄢陵县花卉年销售额77.87亿元,花卉主产区农民人均纯收入3.17万元,成为当地村民脱贫致富的主渠道。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鄢陵花木产业提档升级。鄢陵县林业局纪委书记李新江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鄢陵先后与清华大学、中国农大、北京林大等30多所院校、科研单位建立了协作关系,聘请50多位专家学者组成科技顾问团,全面指导全县花木生产、旅游和康养产业发展。积极引进花卉技术人才,运用“传、帮、带”等多种形式,培育优秀花木乡土实用人才和优秀技工2000多名,有力地促进了花木产业发展。


  同时,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建立院士博士工作站。目前,建有院士工作站2个、博士工作站2个、省级研究中心8家,先后承担了国家两个“863”计划项目和十多个省市级科技攻关项目,完成了蜡梅、樱花、铁皮石斛等40多个品种的组培技术研究和组培苗的工厂化生产。此外,为了做大销售市场,鄢陵加强信息网络建设,不断提升发展软实力,先后投资500多万元建成了花木交易信息中心,投资400多万元建成了农业信息中心等。作为全国重点花木市场,鄢陵还为供需双方搭建了电商平台。“花木商家足不出户就能掌握市场信息,打破了传统的地头式的交易模式。”


  鄢陵花木市场运营总监马燕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采访时说:“鄢陵真正实现了花木交易的‘买全国’和‘卖全国’。全国性花木品类在鄢陵基本都有销售,而这些品种又从这里被销售到全国各地,一站式的采购体验吸引了大量客商。”


  示范引领助农致富增收


  “在产业发展过程中,我们十分重视典型村和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李新江表示,通过政策倾斜、资金扶持、专家指导、干部帮带等方式,培育了一批花木种植大户、花木种植专业村,如柏梁镇姚家村立足传统优势,大力发展花木产业,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产品逐步上档升级,经济效益连年提升,已成为河南省乃至全国典型的花木生产专业村、示范村、小康村。


  得天独厚的优势让鄢陵花木产业始终散发着生机活力,各企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不断推陈出新。据李新江介绍,河南四季春园林艺术工程有限公司是一家重点培育紫荆的公司,除了常见的灌木紫荆外,还自主研发了乔木类紫荆等20多种新品种,大量的订单不但提升了企业营收,还帮助上千户农民每年增收上万元。而建业绿色基地则重点培育观赏性草本植物红掌,现拥有不同品类和颜色的红掌26种,年产盆花80万盆,解决就业岗位5万人次。


  随着花木产业的逐步做大做强,还带动了鄢陵生态旅游业发展。2018年,鄢陵县共接待游客1008万人次,综合收入达48.3亿元。李新江表示,下一步鄢陵还将重点围绕健康养生大力发展康养产业,致力于打造国际知名、国内领先、中原一流的“国家森林康养示范县”,加快“一核一园一带七小镇”康养产业布局和规划建设。根据规划,到2025年,全县实现康养产业总产值500亿元。(记者 陈文丽)


  转自:中国商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