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财神”董保存:致富不能忘乡邻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9-09-19





  现年48岁的董保存是南召县白土岗镇白西村人,憨厚、实诚、热情,是他给人留下的深刻印象。这些年,他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回乡创业回报桑梓,热心参加脱贫攻坚,成为带动一方群众致富的“引路人”,被群众称之为“致富财神”。

  早些年,董保存一直在湖北省一家食用菌厂务工,在打工期间,他积累了食用菌种植的丰富经验,熟练地掌握了种植食用菌的每个关键技术环节。2012年他利用外出务工10多年的积蓄购置了种植食用菌原料及设备,成立了南召县锐宝菌种厂。“菌种厂成立后,我远行湖北、安徽、西峡等地虚心学习,拜师取经。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潜心研究反复实践,我熟练掌握了黑木耳、灵芝、白参菌等食用菌的制种、种植技术,为乡亲们找到一个致富增收的门路。”董保存说。

  2014年董保存种植白参菌30棚、灵芝100棚,年收入50万元。2016年,他投资400多万成立南召县东生宝食用菌有限公司,以每亩1000元的价格承包流转了农民的60亩土地,投资修建温室大棚98个,吸纳本村及周边村贫困群众、留守妇女100余名闲散劳力进厂务工,有效地解决了贫困户增收渠道少的问题,带动了一方群众致富。


  本村贫困群众看到种植白参菌前景广阔,主动把土地流转食用菌基地,东生宝食用菌基地大棚面积逐渐扩大到120亩,大棚增加到150个,产值突破1000万元,产品畅销云南、广西、贵州、湖南、四川5个省份,供不应求,效益丰厚。

  白西村贫困户田正梅多年来一直在东生宝食用菌种植大棚里务工。田正梅家中5口人,丈夫常年在外务工,3个孩子在小学、高中上学。2015年4月婆婆被诊断出患上肺癌,先后在河南省肿瘤医院、南召县人民医院住院化疗,患病13个月住院11次,2016年婆婆撒手人寰,留下20万元的治疗费用,巨额的债务让这个贫困家庭雪上加霜。


  2016年秋季田正梅进入白土岗镇食用菌产业基地务工,主要从事食用菌种植、管理、采摘、分拣、包装等,每月平均收入2000元。“以前,每天晚上躺到床上想想家里背负的债务,我整夜都睡不着觉。这两年丈夫在杭州打工,我在家里门口务工,实现了赚钱顾家两不误,两人工资收入比较稳定,家庭生活有了保障。”苦尽甘来的田正梅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靥。

  2018年8月,董保存和老同学张付贵等共同创建南召县绿丰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白土岗镇杜村、桐梓两个行政村种植中药材,以种植防己、黄杜鹃、黄精、白芨等稀有名贵中药材为主,投资建成了全国最大的防己种植基地。


  在中药苗除草、修剪、移栽等时节,他安排400余人就近就业,年人均增收2万元。这些天在白土岗镇柿园村黄精种植基地,贫困户孙荣海正在精心管护两尺多高的黄精苗。“去年我把家里2亩土地流转给绿丰源公司,一年土地流转金2000元。平时,我在黄精种植基地干农活,一天80元工资,年务工收入5000元。两项加在一起,可以收入7000多元。绿丰源公司发展中药材产业,为我开辟了致富增收路子,拔除‘穷根’有保障啦。”孙荣海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南召县绿丰源中药材公司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总投资3200元在白土岗镇杜村建立260亩中药材种苗繁育基地、435亩中药材种植采种基地、60亩黄精种植基地,集中连片发展中药材800多亩,形成育苗、种植、采种产业链条。


  “董保存是贫困群众的致富带头人,他发起成立的绿丰源公司采取土地流转、提供务工岗位、参与入股分红、帮带种植药材四种方式,与贫困群众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246户贫困群众增收致富,做到“兴一个产业,活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南召县白土岗镇党委书记王树高说。


  按照“区域合理化布局、规范化种植、标准化生产”的原则,南召县绿丰源公司与贫困农户签订新型定向带贫合同,与贫困群众建立利益联结机制,采取统一供给种苗、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收购产品的方式,培育发展日本柴胡、木香、黄芪等名贵中药材,为山区群众拔除“穷根子”开具“中药方”。据统计,2019年董保存带动白土镇18个行政村、131户种植中药材322亩。


  董保存常说:“最甜的是家乡水,最亲的故乡人,家乡的群众人情味最浓,人最踏实能干。致富不能忘乡邻,我出去打拼那么多年,始终不能忘记老乡亲。我会带着大家伙儿一起发家致富,日子越过越红火,生活越过越精彩!”(倪申 • 廖涛 王兴一)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