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易地扶贫搬迁:118万人“搬”进新生活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9-09-13







  扶贫搬迁

  通过扶持产业,搬迁群众后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控辍保学

  彝区藏区失学辍学学生今年秋季学期将全部劝返

  健康扶贫

  全省贫困人口基本医保个人缴费部分实现财政全额代缴


  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是贫困人口脱贫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直接关系脱贫攻坚战质量。

  目前,从全省来看,“两不愁”已基本解决,“三保障”已取得阶段性成效。脱贫攻坚使长期贫困落后的乡村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贫困群众的生活和命运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但“三保障”也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全省上下须紧盯突出问题,逐村逐户逐项查漏补缺、补齐短板,切实提高脱贫质量,确保四川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四川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得到了国家充分肯定,两年受到国务院表扬激励。”9月4日,省政府新闻办举办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四川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场发布会上,省以工代赈办主任彭小菊介绍说。

  在“两不愁三保障”中,住房安全有保障是重点和难点。其中,在“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区,通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让建档立卡贫困户“挪穷窝”,是实现住房安全有保障的重要途径。我省更是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的“头号工程”,其推进成效如何?在列举大量有力数据之外,彭小菊特别用了4个鲜活的案例来“摆事实”——

  1 精准“挪穷窝”

  118万人完成搬迁入住


  易地扶贫搬迁,四川肩上任务很重。“十三五”期间,我省规划对21个市州、146个县市区136万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搬迁规模位居全国第二。

  推进有条不紊。截至今年8月底,我省“十三五”搬迁任务已建成住房涉及124万人,其中118万人完成搬迁入住,104万人实现精准脱贫,易地扶贫搬迁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往何处“挪穷窝”,是易地扶贫搬迁需要面临的首要问题。规划布局是关键。

  发布会上,彭小菊举的第一个案例就是叙永县江门古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这里探索将安置点建设纳入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实现了搬迁安置与产城融合发展。”彭小菊介绍,位于江门古寨一侧的该安置点,利用地处川南旅游环线重要节点的优势,依托商贸街区、精品景区、农副产品加工园区,让搬迁群众搬出大山,逐步融入城镇,告别了千年积贫的大山,真正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

  在2017年国家“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中,江门古寨安置点沙盘模型还被作为全国易地扶贫搬迁唯一的典型代表展出。

  第二个案例是大竹县月华镇九银村安置点,其选址靠近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东柳醪糟公司,把搬迁安置房变成了企业“职工宿舍”。

  双赢局面得以实现——利用靠近大企业规划布局建设集中安置点,方便搬迁群众就业增收脱贫。彭小菊介绍,“企业不用为搬迁群众员工提供住宿,支付生活补贴、交通等费用,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对搬迁群众而言,公司为他们提供就业岗位120个,搬迁群众在家门口就业,过上了好日子。”

  2 创新“换穷业”

  搬迁户年均增收上万元


  “挪穷窝”与“换穷业”并举,安居与乐业并重,搬迁与脱贫并进——对于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来说,搬迁只是手段,脱贫才是根本目的。

  万源市牛卯坪村安置点,是我省易地扶贫搬迁中充分发挥区域特色、因地制宜培育产业的典型案例。彭小菊介绍说,该安置点充分利用生态良好、红色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引进农业农村开发公司,建成“生态种植观光+红色文化旅游”双度假基地,成立旅游合作社,将45间旅游接待用房进行统一装修、管理和经营,形成了收入分配农户占70%、村集体经济组织占20%、公司占10%的利益联结模式,搬迁户年均增收1.2万余元。

  而在广元,扶贫方式得到更进一步的创新。该市创新以工代赈和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投资方式,通过整合资金投入到龙头企业兴建特色产业项目,将股权量化到贫困户、项目区群众、村集体经济组织。“建立利益联结和风险防控机制,实施‘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大变革,这一创新实现了搬迁群众‘务工就业挣薪金、入股分红获股金、委托经营拿酬金、集体收益分现金’。”

  通过在安置区培育和扶持一大批产业,我省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后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截至8月底,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发展特色农林业有56万人,发展劳务经济有24.4万人,就近就地就业有10.5万人,发展现代服务业有7.3万人,资产收益扶贫4.7万人,社会保障兜底15.6万人,其他方式17.5万人。(记者 张明海)


  转自:四川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