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愁吃,不愁穿,这是“两不愁”,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这是“三保障”。9月4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四川经济社会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场)在成都举行,本次发布会的主题正是“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四川省扶贫开发局局长降初、省发改委以工代赈办主任彭小菊、省教育厅机关党委书记李志刚、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樊晟、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卿足平、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徐旭进行主题发布和回答记者提问。
作为扶贫开发和脱贫攻坚主战场,四川交出了怎样的“成绩单”?
“这几十年,我们累计减贫2400多万人,成功跨越温饱不足、基本温饱、稳定温饱的三个阶段。全省老百姓从此告别了‘缺衣少吃’的历史。”发布会上,降初亮出四川答卷。
20个市(州)贫困县今年底全部摘帽
2016年至2018年,在国家对省级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中,四川连续三年被列为综合评价好的省份之一。
作为农业大省、人口大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全国扶贫开发主战场的四川,脱贫有哪些特征?在扶贫系统工作多年的降初介绍,四川脱贫攻坚突出成就主要体现为“四个最”,其中两个,是“四川的减贫进度历史上最快”,以及“脱贫成效历史上最好”。
降初列出这样一组数据——
2013年底,全省有贫困县88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25万、贫困村11501个,贫困发生率9.6%。到2018年底,贫困县减少到38个,贫困村减少到1782个,贫困人口减少到71万,贫困发生率下降至1.1%。年均减贫110万人以上,是2001年至2010年第一个十年扶贫纲要实施期间年均脱贫人数70万的1.57倍,打破了以往新标准实施后减贫人数逐年递减的格局。
今年底,全省除凉山州外其余20个市(州)的贫困县将全部摘帽。
这几年,四川扶贫的深度、广度、精度前所未有,“我省严格对照现行扶贫标准,因人因户落实‘六个精准’、实施‘五个一批’。”降初说,在今年6至8月,在全省范围内还开展了全覆盖、拉网式的落实“两不愁三保障”回头看大排查。
为全国脱贫攻坚提供四川实践
这场脱贫攻坚战如何打赢?背后机制有哪些?
“帮扶力量历史上最强,制度体系历史上最优。”降初总结道。
四川已经形成“党政一把手负总责、五级书记一起抓”的脱贫攻坚格局。在社会扶贫动员上,广东、浙江两省17个市61个县与四川68个贫困县建立了结对关系,23个中央单位和370个省级单位开展定点扶贫,7.5万户民企和商协会参与“万企帮万村”行动,结对帮扶数量全国第一。
同时,精准选派党员干部到贫困地区挂职帮扶、驻村扶贫,为88个贫困县选派1名挂职扶贫副书记,全省11501个贫困村每村实现“五个一”帮扶、20户以上贫困户的非贫困村实现“三个一”帮扶全覆盖,全省5.9万多名驻村帮扶干部常年扎根基层。
在制度体制方面,降初介绍,四川也建立一整套系统化、严密话的制度体系,有效解决贫困对象“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的问题。比如,全国首创“四川扶贫”公益标识,率先对脱贫对象定期开展“回头看、回头帮”等。
“这些机制为全国脱贫攻坚提供了四川实践、四川方案。”降初说。
转自:华西都市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