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妇女张福瑞在小店乡李村扶贫就业车间手工缝制足球
8月5日,南召县小店乡庙西村贫困妇女张福瑞安顿好两个孩子,一大早来到临近的李村扶贫就业车间,搬来两筐半成品足球,坐在工位上,娴熟地穿针引线,手工缝制足球。
张福瑞缝制是制作足球的最后一道工序,32块球面上在六边形和五边形结合处手工缝制5厘米长的小缝隙。“这道小缝隙一般需要缝制7—9针。我1分钟就能缝1个足球,每天能缝制250-300个,缝制一个挣0.3元,采取底薪+计件的薪酬办法,平均每个月收入2000多元”。
张福瑞家里5口人,50多岁的丈夫患有胆囊炎、胆管炎,去年住院做了骨纤维瘤手术,左肢肿胀疼痛,经常吃药,干不了重活。家中还有2个正在上学的孩子,日子过得十分艰辛。2017年张福瑞家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贫困群众在小店乡李村扶贫就业车间里印染足球图案
自从李村建起了扶贫就业车间,张福瑞就到扶贫车间务工,在家门口务工不仅有稳定的收入,还能照料生病的丈夫,张福瑞对精准扶贫工作十分满意,脱贫致富有了奔头。
2018年南召县小店乡在李村建设了扶贫车间,招引浙江省义乌市客商陈国庆投资成立南召县铭都体育用品有限公司,专门加工生产足球、排球、橄榄球,产品供不用求,销往巴西、土耳其、俄罗斯等国家,月产各类体育用球12万个,设置缝纫工、手缝工、质检员、印染工、保洁员等岗位,安排周边3个行政村55人务工,其中贫困户25人,月人均平均工资2500元。
“目前,我们公司赶制的这笔订单38000个足球,准备销往土耳其。按照国际5号足球生产标准,工人们正在加班加点赶制足球,一个足球需要8道工序。早上6点开工,晚上加班到10点,一个月内必须完成交货任务。”陈国庆看着繁忙的车间喜笑颜开。
小足球从小山村漂洋过海走向世界。小白虾跨越大洋在小山村落户繁育。在小店乡川店村扶贫就业车间,原产于南美洲的南美白对虾悠闲的遨游在人工深水池。川店村扶贫就业车间建好后,吸引回乡创业人士从海南省海口市引进南美白对虾,在扶贫就业车间繁育这种生产速度快、繁育周期长、适应能力强的小白虾,在咸水里养殖65天,体重达到60克以上即可上市销售,采取订单式全部销往上海市农贸市场。目前,川店村扶贫就业车间修建4个人工深水池,已投放15万尾白对虾,带动村里12户贫困群众务工就业参与养殖。
山底村扶贫就业车间里务工群众灌装加工生产的优质蜂蜜
在小店乡山底村扶贫就业车间里,工人们正在操作设备,一大罐金灿灿、亮莹莹的蜂蜜在先进设备内预热、除水、过滤,经过传送管道,七八个工人在设备的另一端灌装、粘贴标签、整理装箱。
务工群众在小店乡山底村扶贫就业车间里整理包装蜂蜜产品
山底村扶贫就业车间负责人武行告诉记者,“我家是百年养蜂世家,一家三代人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专注养殖蜜蜂,拥有蜂群300多群,追花采蜜行走大半个中国。去年,我们带领全县34家养蜂户发起成立了蜂花源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武行金蜂’品牌,专业生产山蜂蜜、蜂花粉、蜂皇浆、蜂胶四大系列近百个蜂产品,产品畅销全国各地。”目前,蜂花源养蜂农民合作社拥有6666平方米的产业扶贫基地,建立3个蜂蜜养殖基地,建设GMP标准化生产加工车间,引进一套蜜蜂加工先进设备,拥有专业的综合化验室,扶贫就业车间吸纳130名群众务工,每天80元工资,月稳定收入2000多元。
“养蜂是健康产业、朝阳产业、致富产业。我们每月定期开展养蜂技术培训,免费提供蜂箱,采取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回收、统一加工、统一销售的方式,动员贫困群众加入养蜂致富的行列。”武行对养蜂事业信心满满。“现在我们安置8名贫困群众就业,培训13户有养殖意愿的贫困群众,等下星期培训结束,免费给贫困群众发放蜂箱,扶持群众养殖致富。”
近年来,南召县小店乡以促进贫困群众转移就业、致富增收为目标,按照“县投资、乡所有、村使用、户受益”的原则,因地制宜、因村施策,采取“企业+车间+贫困户”的模式,在8个行政村建立扶贫就业车间,吸引6家用工需求大的劳动密集企业入驻扶贫车间,主要经营服装加工、球类加工、蜂产品加工、洗化用品加工、中药材加工、香菇加工等,吸纳315名群众在家门口务工,其中安置143名贫困群众稳定就业,月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脱贫致富有了保障。 (倪申 • 廖涛 王修文)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