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魏县大力发展扶贫产业夯实脱贫成果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9-06-19





  魏县退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序列后,大力发展扶贫产业,巩固提升脱贫成效,确保贫困群众“脱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扶贫微工厂成脱贫大舞台

  魏县人口106万,是我省人口大县、国家劳务输出示范县和农村劳动力开发就业试点县,在外务工人员30多万,占全县总人口三分之一以上。

  其中,一些外出务工人员中发展起来的经济能人想返乡“二次创业”,但缺资金、找不到项目和载体。同时,外出务工造成该县留守妇女、老人等半劳力、弱劳力达12.6万人,其中贫困人口约1.8万人,想就业找不到门路。为破解这一难题,魏县县委、县政府因势利导,激励在外务工经济能人返乡创业,创办扶贫微工厂,为贫困人口搭建就业脱贫大舞台。

  扶贫微工厂采取“村建、企用、乡管、县补”方式,实行对村、对企“双补助”。村集体投资新建、改建扶贫微工厂,实行全额补助,建成验收后补贴80%,剩余部分分两个年度补助到位,所形成资产及资产收益归村集体所有。同时,入驻企业优先安排贫困对象就业,贫困人口占就业总人数比重达到30%的,每吸纳一个贫困户每年补助就业培训费500元。

  同时,全县按照“宜建则建、宜改则改、宜租则租”模式,引领返乡创业人员创办扶贫微工厂,带动建档立卡户2541人就业,贫困户年人均增收1.8万元。

  特色产业成增收新渠道

  在魏县沙口集乡密植梨扶贫产业示范园区,乡党委书记李彦琛说,园区已栽植570亩,采取“村委会+合作社+建档立卡户”模式,由合作社引领建园,村委会监管,每个建档立卡户按照就近、自愿选择的原则,园内种植1亩密植梨,3年后每亩经济效益1万元以上。

  魏县鸭梨种植面积20万亩,年产优质梨果品45万吨,年产值9亿元。为提升传统鸭梨产业发展水平,县财政对密植梨种植大户给予每亩3年共3800元的树苗、土地流转费用补贴,对从事密植梨种植的建档立卡户每亩两年补贴7800元,计划3年时间增加密植梨面积3万亩。目前,全县已发展密植梨扶贫产业园区43家,涉及18个乡镇,种植面积9576亩,其中合作社(大户)种植面积3796亩,建档立卡户自种面积5780亩。

  蔬菜种植“一户一棚”成致富新模式

  为让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去年底,该县采取“公司+基地+建档立卡户”的模式,引进盆栽蔬菜大棚项目,由邯郸市哆来咪农业科技公司承建了81个50平方米大棚,对搬迁出来有劳动力的建档立卡户实行“一户一棚”,企业统一技术指导,种植的油麦、芫荽等特色蔬菜由公司统一销售,建档立卡户赚取劳务管理费。

  在德政镇后西营村的大棚里,人们忙着采收甜瓜、茄子、青椒等,这个曾经的贫困村已是远近闻名的“鲜蔬小镇”。近年来,后西营村建起了千亩大棚蔬菜示范园,全村150多户中有140户建起了蔬菜大棚,年收入2000多万元。

  该县还发展大棚食用菌扶贫产业园,吸纳建档立卡户以土地流转入园、扶贫资金入股、园区打工等形式,实现稳定增收。


  转自:河北新闻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河北魏县电商品牌赋能扶贫之路

    河北魏县电商品牌赋能扶贫之路

    魏县地处河北省东南端,冀、豫两省交界处,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县,也是河北省人口大县,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当前,电商扶贫正在这古老的土地上焕发新的生机,谱写新的篇章。
    2019-03-20
  • 国家政策性扶贫基金“输血”变“造血” 贫困县咋长出扶贫产业

    国家政策性扶贫基金“输血”变“造血” 贫困县咋长出扶贫产业

    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要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而实现高质量、稳定脱贫,根本之策要靠产业。深度贫困地区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弱,贫困程度深,最需要扶持壮大一批带动能力强的特色扶贫产业。
    2018-03-25
  • 农业农村部:全国各类扶贫产业基地已超10万个

    农业农村部:全国各类扶贫产业基地已超10万个

    2019年扶贫日产业扶贫论坛近日在北京举行。在论坛上,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马爱国透露,全国各类扶贫产业基地已超10万个,产业扶贫为脱贫攻坚取得重大决定性成就提供了有力支撑。
    2019-10-22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