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扶贫小额信贷“贷”动农户脱贫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9-06-13





  李建平曾是交口县温泉乡白兑庄村的贫困户。扶贫小额信贷款的注入,激活了老李脱贫致富的潜能。去年,全家养殖收入4万元,一举实现了脱贫。

  “以前到银行贷款太难了!现在有了扶贫小额信贷,不要抵押不要担保,十分方便快捷!”6月3日,老李高兴地说,“现在我也成养殖大户啦!”

  农民贷款难,贫困户尤甚。在我省,扶贫小额信贷缘何能顺畅走进贫困农家?一方面,政府用心、银行尽心、监管精心、带动连心、贫困户开心的“五心”同向抓信贷;另一方面,汇聚推进合力、提高放贷效力、提升防范能力、增强发展活力、激发内生动力的“五力”聚合促脱贫。据统计,2015年至2018年,累计投放扶贫小额信贷180亿元,带动38万建档立卡贫困户,贷款增量全国居前。今年前4个月,全省发放扶贫小额贷款6.62亿元,带动1.47万建档立卡贫困户。

  平顺县去年发放扶贫小额贷款1.15亿元,通过“小额信贷+乡村旅游”模式,“贷”领群众增收脱贫;永和县借助扶贫小额信贷,开发槐花功能食品,打造槐花就业岗位,推出槐花旅游线路,多渠道增加群众收入。

  扶贫小额信贷解决了钱的问题。如何用,也很关键。我省坚持产业为基、小贷助力,最大限度提升政策落实的协同乘数效应。一是延伸产业链,从区域特点出发布局产业,引导扶贫小额信贷聚焦“一村一品一主体”投放,农林牧果菜药综合布局,农林文旅康养融合发展;二是构建脱贫链,建立完善产业扶贫带贫益贫机制,既让扶贫小额信贷贷得到、用得好,也让贫困户真受益、能致富;三是打通保障链,立足扶贫小额信贷可持续、防风险,精准开发保险产品。

  就拿“打通保障链”来说,全省5633个贫困村建立了“村有产业、有带动企业、有合作社,贫困户有项目、有劳动技能”的产业扶贫“五有”机制,483家农民扶贫专业合作社使用扶贫小额贷款资金12.08亿元,带动7万余贫困户增收。

  做好风险防控,扶贫小额信贷用“活”了。我省不断总结经验,着力抓好“强化风险预警、分类处置化解、建立督办机制”三大环节,确保放得出、收得回。今年3月国务院扶贫办通报显示,我省扶贫小额信贷逾期率0.16%,低于全国同期平均0.2个百分点。

  省扶贫办主任刘志杰表示,扶贫小额信贷是为贫困户量身定制的重要扶贫政策和金融扶贫工具,集中体现了金融扶贫的精准性、特惠性。高质量推进扶贫小额信贷工作,既要紧盯政策设计,精准有效投放,又要规范完善管理,防范化解风险。(赵建军)


  转自:山西省扶贫办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