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19年全国服务贸易和商贸服务业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指出,家政扶贫是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抓手。2019年,商务部将全面深化提升家政扶贫工作,组织家政服务需求较大的城市与国家级贫困县对接、培育大型家政示范企业,带动贫困县劳动力从事家政等居民生活服务。
为此,商务部将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发挥好家政扶贫供需对接平台作用,二是扩大家政劳务输出基地建设范围;三是支持家政扶贫信用体系建设,四是更大范围实施家政扶贫商业综合险政策。
家政扶贫大有可为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家政服务已成为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服务型消费需求。与此同时,贫困地区具备劳动力组织化转移脱贫的条件和基础,拥有众多经适当培训后可从事家政服务业的适龄妇女。
基于此,2017年以来,按照商务扶贫三年行动计划的总体安排,商务部联合有关部门先后于2017年9月和2018年5月印发了《关于开展"百城万村"家政扶贫试点的通知》和《关于全面推进"百城万村"家政扶贫工作的通知》,旨在发挥家政服务业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2018年,商务部全面推进家政扶贫工作取得新成效:组织109个城市的247家大型家政服务企业与国家级贫困县进行供需对接,开发家政扶贫供需对接平台,帮助家政企业与贫困县家政服务人员精准对接;携手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专项安排1000万元人民币,在安徽、江西、湖南、甘肃、四川、陕西、贵州等地建设7个家政劳务输出基地,统筹加强贫困地区家政服务人员培训和劳务输出;推动中国人保集团在试点的基础上,调整优化家政扶贫商业综合保险政策,保险价格下降50%以上,保障范围不断扩大,涵盖了从家政服务人员离乡到上岗就业的全过程。
据商务部统计,自家政扶贫试点以来,截至目前,全国已累计培训约15万人,带动新增就业超过10万人,人均年收入超过4.4万元。
各地探索家政扶贫新模式
除了国家层面的推动,家政扶贫的推进也离不开各地商务部门的积极响应和共同推动。近年来,充分发挥地方优势,各地找准扶贫定位,紧贴需求实际,主动加强对接,探索出了一批家政扶贫新模式。
北京是商务部首批开展"百城万村"家政扶贫试点的中心城市。为全面推动家政扶贫,北京市商务局先后与湖北省十堰市、吉林省商务厅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贫困县建设了58个劳务输出培训基地,在搭建供需平台的同时力求供需有效对接。截至2017年年底,北京家政服务业市场主体总数达到5302家,从业人数约48万人,其中95%为非京籍。2018年1~10月,爱侬、58到家等10家"百城万村"家政扶贫参与企业分别与四川、贵州等省的130个贫困县签订了合作协议,实际培训4.96万人,输送就业3.1万人,建档立卡户345人。
在家政扶贫方面走出特色之路的还有上海。按照上海"百城万村"家政扶贫工作试点方案,上海将通过3年持续推进培育10家规模品牌示范企业,培养100名家政就业带头人,吸纳1万名贫困县富余劳动力在沪从事家政服务就业脱贫。
目前,上海已初步形成"精准对接、按需分配、择优引进、就业扶贫"的"351"家政扶贫模式,即坚持三个结合: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当地基础培训与上海提升培训相结合,就近就业与上海就业相结合;推进基地建设、供需、培训、就业和管理五个方面合作;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目标,力求实现按需招生、按人定岗、按岗培训的精准性和贫困地区妇女上岗就业脱贫的快捷性。(孟妮)
转自:国际商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