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完整的产业体系和出口渠道,“静宁苹果”已经远销泰国等10个东盟成员国和欧盟、俄罗斯、加拿大等17个国家和地区,成为我国进一步改革开放的“助推器”。
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把脱贫攻坚与苹果产业发展相结合,逐步做大做强苹果产业,走出了一条符合县情实际的富民强县之路。据评估,“静宁苹果”的品牌价值高达133.99亿元,被授予“全国果菜产业最具影响力地标品牌”;远销东盟、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的“静宁苹果”,已成为全县推进脱贫攻坚、建设全面小康的重要支柱,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摇钱树”。
“静宁苹果”敲开“致富门”
据《中国产经新闻》记者了解,静宁县农民种植苹果树起始于上世纪80年代,但当时只是零星栽种,并没有形成规模。从1988年开始,静宁县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做出了《关于发展果树生产的决定》,掀起了全县第一轮建园栽种果树热潮,当年新植果园2.4万亩。到2002年时,全县果园面积发展到20万亩,并初步培育形成以仁大乡、治平乡等为代表的一批果园“万亩乡”和以治平雷沟、仁大南门为代表的“千亩村”,涌现出了以雷托胜等为代表的果品收入“万元户”,进一步坚定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以果兴农富农”的决心和信心。
经过30多年的发展,静宁县当地果农从苹果种植中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收益。目前,全县苹果种植面积达到百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68%,户均10.6亩,人均2.34亩,2018年全县果品总产量约76万吨,总产值35.5亿元,农民人均果业收益5500元。
尤其是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不断深入推进,苹果产业也成为静宁县推进脱贫攻坚、建设全面小康的重要支柱。静宁县通过推行“企业+农户”“企业+基地+农户”“合作社+农户+企业+基地”等模式,建成了仁大、李店等12个果园化乡镇和治平雷沟、城川吴庙等80个果品专业村,通过以合作社的“大手”,拉起贫困户的“小手”,使农业专业服务组织与贫困户相互帮扶带动、抱团儿发展、互惠共赢,实现了6.92万贫困人口的稳定脱贫。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静宁县帮助贫困户户均栽植3亩以上苹果园,72个建档立卡贫困村新植果园7万亩,覆盖贫困群众13104户53556人;依托苹果收入,建成了新农村152个,农民新建小康住宅39201户,占农村居民总户数的40.9%,农村小汽车拥有量超过5000辆,占全县小汽车保有量的14.5%,1500多户果农在县城购房置业、供子女读书、投资消费,繁荣了城乡经济,为贫困群众加快脱贫提供了坚实的产业支撑。
“静宁苹果”步入“产业化”
为推动苹果产业发展,静宁县每年投入资金近800万元,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健全完善配套服务体系,延长苹果产业链,初步形成了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产品品牌化、营销市场化、服务社会化的大发展格局。
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展、果树树龄的增加,静宁苹果产业亟待破解果园密闭、商品率下降等一系列难题。为此,静宁县主要集成示范应用5项现代果业提质增效新技术,有效破解了静宁果产业发展中出现的果园产量不高、优果率低等一系列问题,全县优果率由30%提高到60%以上。
2016年,静宁县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苹果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意见》的一号文件,静宁苹果产业开始按照改造乔化、推广矮化、因地制宜、创新发展的思路,加快推进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由粗放经营向集约发展、由低效产业培育向高效市场对接的跨越式转变。
2017年,静宁县坚持苹果产业转型升级主攻方向,在稳定规模、提升质量、扩大市场上同步发力,新植果园5.6万亩,完成老果园改造2万亩、果园标准化管理60万亩,果品总产量达到78万吨,实现产值32亿元,果品产量、产值占到平凉市40%以上。
2018年,静宁全县林果总面积达到100万亩,先后有19.97万贫困人口通过发展苹果产业实现脱贫,农民人均果品收入4825元。当年截至11月份,全县苹果出口总值3.8亿元,占计划指标2.46亿元的143.4%,占全市的85.58%。
2019年,静宁苹果示范园将全面进入盛果期,按照亩产鲜果4000公斤计算,亩收入可达3.2万元,是传统果园的2倍以上。
同时,静宁县还积极探索“生态农业与乡村观光旅游相融合”的产业发展之路,延伸了苹果产业链。夏天,百万亩苹果花开如海,“到静宁看苹果花开”刷爆朋友圈;金秋,苹果挂满枝头妖娆动人,“到静宁摘苹果去”成为静宁游子及周边人的共同话题。
此外,静宁县还挖潜苹果文化,举办“体育舞蹈、书法大赛、文艺演出、诗歌大会、美术绘画”为主要内容的静宁苹果产业发展和文化特色的作品创作活动,使苹果产业与静宁文化相融合,依靠文化创意让游客走进来和静宁苹果走出去。
“静宁苹果”走向“国际化”
《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获悉,为了苹果出口铺平道路,静宁县逐步建成了各类果品认证基地53万亩,其中全国绿色食品原料生产认证基地33.6万亩、良好农业规范(GAP)苹果基地1万亩、出口基地18.4万亩。截至目前,该县有50%的苹果面积已通过了GAP认证。与此同时,静宁县还大力培育外贸企业17户,认证重点出口企业9家,发展各级各类协会组织48个,初步形成了产前、产中、产后相互配套的产业体系。
在严格的产品监管和配套体系保障之下,“静宁苹果”的种植面积、挂果面积、产量和质量逐年得到稳步提高。“静宁苹果”也先后获得“中华名果”等13个大奖,成功注册为全国驰名商标,拥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绿色产品和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6张国家级名片和“中华名果”“品牌价值十强”等14个大奖殊荣。
2017年,静宁县在成功举办第三届静宁苹果节之后,又组团赴北京等地进行果品展销。期间,静宁苹果被授予“2017年供给侧改革领军品牌”“中国果品区域共用品牌价值英雄”荣誉,静宁县也荣获“2017中国果业扶贫突出贡献奖”。
通过这一切措施,推动“静宁苹果”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显著提升。在“静宁苹果”成为驰名国内外的畅销产品的同时,也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助力全面小康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静宁县静果公司负责人郭方正告诉记者,春节期间,“静宁苹果”在尼泊尔销路特别广,销售也特别快。因此,他们公司将自己收购的“静宁苹果”运到西藏自治区吉隆县吉隆镇,尼泊尔的合作伙伴在那里等待接车,然后由他们再将“静宁苹果”运回尼泊尔销售。
据了解,珠穆朗玛进出口贸易公司销售“静宁苹果”已有多年历史。2018年,该公司共收购“静宁苹果”11万多箱,约17万吨,收入220多万元,收购的苹果存贮在静果公司的果库里,分批次、分阶段运往尼泊尔,能够常年满足尼泊尔人民的需求。
“静宁苹果已深受尼泊尔人民欢迎。品尝过静宁苹果的尼泊尔人,无不赞美集形、色、味为一体的静宁苹果。静宁苹果不愧为来自黄土高原的瑰宝。”万川赞美说。
据悉,借助完整的产业体系和出口渠道,“静宁苹果”已经远销泰国、印度尼西亚、印度、菲律宾、孟加拉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10个东盟成员国和欧盟、俄罗斯、加拿大等17个国家和地区,成为我国进一步改革开放的“助推器”。(记者 杜文科 通讯员 康乾红 王毅)
转自:中国产经新闻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