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广南县以培育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为重点,积极探索“村集体+N”的多种农村经济合作模式,在大力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切实拓宽贫困户增收渠道,提高产业扶贫成效。
廖秀英是广南县普千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由于年岁过大,加之没有文化,她一直在家务农,生活十分拮据。去年9月,村里的母之山泉水厂生产营运,优先考虑廖秀英进厂务工,这让她每月有了一份稳定的务工收入。
廖秀英说:“我的工作很简单,主要是在生产线上放桶、洗桶,还有套袋,底薪加上提成每个月有两千多块。”
母之山泉水源地位于地母文化活态传承地普千村。经云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这里的水含偏硅酸、硒、钙、镁等元素,是难得的高原地区优质水源。为把资源变资产,广南县因地制宜,充分发挥每个贫困村30万元的村集体经济扶持资金优势,组织了24个贫困村以“村集体+公司”的模式,抱团开发母之山泉。如今,公司每天生产销售桶装水2000桶,件装水500件,覆盖全县18个乡镇和相邻县市,预计年销售额可达800万元,税后利润150万元以上。
母之山泉水厂总经理李闪文表示,母之山泉“抱团”了5个乡镇24个村集体,采取股权加保底分红的模式,确保每个村集体每年不低于2.4万元的保底收入,实现每个村集体每年不低于2万元的村集体经济收入。
在八宝镇坝哈村,200多亩绿意盎然的蔬菜丰收待摘。菜地里,20多名当地村民正忙着把成熟的蔬菜收割装车,村民农举标高兴地说,自百乐权木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流转了村里的土地种植蔬菜以来,他们不仅获得地租收入,还有务工收入。
广南县通过整合52个村集体的扶持资金,和相关企业合作发展校安食品配送扶贫车间,形成“村集体+农投公司+学校+配送公司+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实施农特产品订单生产,不仅解决校安食品采购和当地农特产业的销售难题,而且辐射带动当地群众依靠产业发展实现增收。截至2018年12月,全县新增种养殖基地1000余亩,实现52个村集体经济收入124.8万元。
百乐权木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秦应权表示,这种合租方式不仅解决了蔬菜销售难题,而且还带动当地农户和档卡户实现增收,每个月基地每天的用工在20个人以上,每个月就能使一名贫困户至少实现增收1600块钱左右。
2018年,广南县不断探索“村集体+N”多种合作带动模式,带动村集体经济、贫困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抱团发展,全面消除“空壳村”,壮大“薄弱村”。截至目前,全县共投入村集体经济项目建设资金5560万元,项目建设覆盖167个行政村委会(社区),全县空壳村全部实现清零目标。(记者 王冰 通讯员 余永兴)
转自:中国产经新闻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