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毕节加快脱贫:“自主造血”+新发展理念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8-12-04





  冬日里,地处贵州省乌蒙山区的海雀村绿树环绕、满目苍翠,村里蜿蜒而平坦的通组连户路串起一栋栋青瓦白墙的黔西北民居,一派生态美、百姓富的景象。


  30多年前,这里却是毕节市最贫困的地方。


  1988年,我国建立了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为主题的毕节试验区,通过采取一切有利于脱贫的措施,当地30年累计减贫594万人,森林覆盖率大幅提高。其扶贫实践为我国反贫困斗争积累了宝贵经验。


  “自主造血”:贫困“洼地”加快致富步伐


  走进赫章县河镇乡海雀村,蛋鸡养殖、食用菌种植、苹果种植的兴起,让全村呈现勃勃生机。


  海雀村党委书记詹以香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海雀村进入脱贫致富加速期,于2016年实现整村脱贫,如今成为当地脱贫致富“领头羊”。


  “这些年,制约村子发展的水、电、路等‘瓶颈’被彻底打破,村里发展起多种产业,百姓脱贫致富逐渐实现了从依赖‘扶贫输血’向‘自主造血’转变,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的44.3%下降到1.6%。”詹以香说,不少外出务工的人返乡发展,村子越来越有活力。


  今年,黔西县顺利通过国家扶贫验收,成为毕节试验区30年来首个脱贫出列县。黔西县洪水镇长堰村的花卉种植基地,各色鲜花生长茂盛,吸纳了不少贫困户务工。花卉基地目前已种植大棚374座,围绕花卉种植的上下游产业纷纷聚集,产业集成效应逐渐显现。


  “这样的产业用工需求大、技术门槛低,有利于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能为脱贫后的乡村振兴提供多元的产业支撑。”洪水镇人大主席张浪说。


  记者在毕节市多个县区调研时看到,昔日的贫困“洼地”闯出致富新路。


  一组数据对比显示,1987年,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184元,人均粮食产量不足200公斤,315万人未解决温饱问题。而今,毕节累计减贫594万人,贫困发生率从56%下降到8.89%,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到8473元。


  一举两得:寓生态建设于经济发展


  11月下旬,毕节市七星关区清水铺镇橙满园村迎来柑橙上市。


  “自己10多亩地全部栽水果,基本都是橙子。比起过去种玉米强太多,旱涝保收,家里两层小楼就是种水果赚钱修的。”77岁的村民赵连权说,全村基本靠种水果致富,既增加收入,又保护水土,一举两得。


  村主任张安福介绍,橙满园村过去都种玉米,大量毁林开荒,全村水土流失严重,一年收入不够半年吃。


  为了生存毁林开荒,而后越垦越荒,陷入“生态恶化怪圈”。数据显示,那时的毕节水土流失面积占总面积的52.6%,每年外泄泥沙6900多万吨。


  30年来,毕节试验区寓生态建设于经济发展,成效显著。


  张安福介绍,目前橙满园村经果林面积达到了7500余亩,年产柑橘、李子、桃子、梨子等水果2000余万斤,2017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0600元。


  数据显示,毕节市30年来治理水土流失8834平方公里、石漠化1036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大幅提高。


  脱贫攻坚:贯彻新发展理念


  毕节试验区的发展,除了自身抢抓机遇外,离不开外界支持:各民主党派中央倾情帮扶毕节;东西部协作建设各类项目;政企携手,民企帮扶……


  地处乌江源百里画廊景区的黔西县化屋村,这个偏远落后的苗族村寨变化巨大。村民杨秋高表示:“民建中央的协调帮扶修路建房,发展产业培训百姓,每年家里收入七八千元的玛瑙红樱桃就是他们帮扶栽种的。”


  东西部协作的引领也给毕节贫困山区带来变化。在黔西县红林乡漆树村,广州市花都区新雅街道于去年出资50万元在村里发展的养蜂产业已见成效,被当地村民亲切地称为“甜蜜的产业”。此外,恒大集团在大方县投入30亿元帮助大方县整体脱贫的目标将于今年实现。


  为了支持毕节试验区未来发展,贵州省今年还专门召开了“支持毕节试验区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推进大会”,明确了支持政策。


  毕节市委书记周建琨表示,全市将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坚决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奋力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记者 骆飞)


  转自:新华社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贵州毕节:扶贫大棚采收忙 搬迁群众好就业

    贵州毕节:扶贫大棚采收忙 搬迁群众好就业

    七月的清晨,贵州乌蒙山区深处,智能温室大棚外货车轰鸣。几乎每天都有5吨左右包装好的圣女果从旁边的冷库中运走。
    2019-07-29
  • 安徽六安:选准脱贫攻坚突破口

    安徽六安:选准脱贫攻坚突破口

    说起茶产业,大湾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余静如数家珍:“以前村民们只是粗放型的种植、加工。现在村里围绕茶叶产业,提升品质、打造品牌,大大增加了茶农收入。”
    2017-05-17
  • 脱贫攻坚彰显中国力量

    脱贫攻坚彰显中国力量

    绝不让一个贫困群众掉队,确保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让中国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这不仅仅是一个目标、一份承诺,更是一片饮水思源的初心,一个矢志不渝的决心,一份舍我其谁的信心,一颗...
    2017-05-22
  • 小媒鸭 助农发——安徽枞阳媒鸭产业带动农户脱贫致富

    如今枞阳每年可销售媒鸭50万只以上、媒鸭咸蛋6000万枚以上,媒鸭产业年产值超亿元,数千户农户年获利少则数千元,多则数万元,带动了上百户贫困户脱贫。
    2017-06-05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