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农业助力西藏农民增收脱贫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8-09-19





  在西藏山南市洛扎县,湍急的洛扎河绕城而过,距离县城10公里处的藏鸡养殖基地里,成群的藏鸡活蹦乱跳,央宗和4名村民正在养鸡场里忙碌着。


  洛扎县次麦藏鸡养殖专业合作社,饲养着藏鸡和拉萨白鸡,占地50多亩,有13间鸡舍,产蛋期每天产蛋1300多枚,2017年收入40多万元。25岁的央宗说:“以前一直在家里干农活、放牛,一年收入1万元左右;去年开始在合作社上班,每个月拿3500元工资,还学到了一些技术。”


  “中粮集团投资700多万元帮助建立的藏鸡养殖基地,共有48户、175名村民入股,其中贫困户34名,去年共分红7.5万元。”次麦社区党委书记云丹说。次麦以前是全镇收入最低的村,这两年村民收入一年比一年高,去年人均达到1.7万元,成为全县收入最高的村(社区)。


  从2013年起,中粮集团援助洛扎的两位援藏干部已连续在此工作了5年,“没有3年至5年的投入几乎形不成相对成熟的产品,扶上马还要送一程。”中粮集团援藏干部、洛扎县委副书记李国伟说。援藏干部引入新理念,打造养殖、种植循环农业,带领当地群众从完善养殖基地、外请技术人员等基础做起,并从外地引进黄粉虫和黑麦草项目,通过改良藏鸡饲养方法,提高饲养效率和产蛋量,逐步形成循环农业模式。


  李国伟说:“我们坚持每年都对循环农业有资金投入,逐步形成以藏鸡养殖为核心,辅以黄粉虫养殖和蔬菜种植三位一体的循环农业实体。即黄粉虫用于养鸡,虫粪还田种草、种菜;大棚种植的黑麦草和部分蔬菜被送往养鸡场和养虫场作青饲料;藏鸡蛋和藏鸡上市销售,鸡粪被送回蔬菜大棚作肥料。种养殖项目相互关联支持,农牧民群众参与其中,解决了产业发展、群众就地就业、增收脱贫等问题。”


  记者了解到,洛扎县2017年循环农业项目各类产品产值达160万元,创造短期务工岗位千余人次,长期聘用当地农牧民群众10人,发放务工工资47万元、土地租赁费7.7万元,惠及建档立卡贫困户38户51人。


  洛扎县委书记赵天武说,具有中粮特色的产业援藏模式日渐成熟,循环农业项目在经济效益、增收扶贫等方面成果显著。同时,促进了当地的科技进步,蔬菜种植用上测土配方技术,以精准施肥来提高产量和品质;黄粉虫养殖技术领先,被自治区科技厅定为“2017年重点科研与推广项目”,拨专款140万元委托开展科研攻关。(记者 刘洪明)


  转自:新华社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西藏:发挥金融杠杆作用弥补产业扶贫缺口

    据介绍,根据《西藏自治区“十三五”时期产业精准扶贫规划》,我区有近一半的贫困人口需要通过产业脱贫,共涉及6大主导扶贫产业3816个项目,总投资达1038 50亿元。
    2017-05-03
  • 多领域产业引领助力西藏自治区林芝市脱贫

    2016年林芝市脱贫攻坚实现首战告捷,全年减贫2547户8990人,贫困发生率降至9 78%,同比下降6 64个百分点,退出贫困村161个。在坚持扶贫产业引领中,通过涉农涉工涉旅游等扶贫产业项目不断获得成效。
    2017-08-09
  • 创业创新的西藏“鲁朗经验”:用创客带动精准扶贫

    创业创新的西藏“鲁朗经验”:用创客带动精准扶贫

    为全国各高校提供实习基地和创业孵化环境,为全国各企业提供联合办公区域……如今,在西藏,像这样开展和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产业园区正不断加大探索力度。
    2017-08-14
  • 2016年西藏近15万人脱贫 上千个贫困村退贫

    记者从西藏自治区健康扶贫工作推进会上获悉,2016年西藏减少贫困人口14 7万人、贫困村(居)退出1008个、10个贫困县(区)达到脱贫摘帽条件。
    2017-08-16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