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万安扶贫主打特色产业技术下乡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8-06-19





  “我这150亩何首乌,今年卖个八、九十万元不成问题。”江西万安县潞田镇东村村民郭洪刚指着自己种植基地告诉记者。


  4年前,还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的郭洪刚,将信将疑地跟着说要帮大家“以特色产业技术脱贫”的村干部,到村里的何首乌种植合作社学技术,并加入了合作社。两年后,他不仅成功脱贫,还成立了自己的合作社,当年种的80亩何首乌就卖了35万多元。


  以特色产业技术“授人以渔”,帮扶和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发展产业,使贫困户脱贫长效机制落地见效,是近年来万安县打好精准脱贫战的核心理念。如今在当地像郭洪刚这样在“特色产业技术扶贫”帮扶下脱贫的贫困户越来越多。


  万安县百嘉镇慕塘村贫困户匡冬英前年学会果子狸养殖技术后,以产业信贷通资金入股了当地的一家专业养殖合作社,并在养殖基地负责养殖工作。现在除了年终分红,每个月工资就有2700元。“专家带领干部能人学技术,干部能人带领我们学技术、用技术,能人带领我们加入产业发展队伍,我们心里对脱贫有了底气。”匡冬英说,准备明年自己“单干”。“‘三带领’技术扶贫工程,解决了贫困户从哪里学技术和如何发展产业两大难题。”万安县委书记李伟平说,因地制宜帮贫困户精准选学特色产业技术,推荐他们加入产业合作社,并依托政府扶贫资金资助和合作社的产销支持共同发展,让更多贫困户拥有了自己的产业,实现从“要我脱贫”到“自主脱贫”的转变。


  目前,在万安县精选发展的中药材、柑橘类水果、茶叶、油茶等特色产业种植领域,几乎每个合作社中都有贫困户种植能手。截至2017年底,通过深入推进“特色产业技术扶贫”工作,当地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由2013年的17221户59725人减少到1131户2614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99%。(秦宏)


  转自:国际商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特色产业拔穷根 乡村容颜改穷貌

    特色产业拔穷根 乡村容颜改穷貌

    三元镇在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中,坚持产业扶贫,以生态特色产业为主,通过产业发展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坚持就业扶贫,加强对贫困人口创业就业培训,让贫困人口掌握一技之长
    2017-05-16
  • 广西地理标志淬火特色产业:一根杠杆 撬动产业脱贫

    近年来,广西质监局以地理标志产品推动精准扶贫,截至去年底,帮扶贫困县申报29个地标产品,占全区地标产品总数的44%。地标扶贫,让产品更加火了。
    2017-07-16
  • 湘西扶贫:特色产业让日子越过越红火

    湘西集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于一体,是湖南贫困程度最深、扶贫任务最重的地区。截至2013年,仍有1200个国家级贫困村,占行政村总数的70 96%,有贫困人口73 36万人。
    2017-07-25
  • 西藏墨脱布局特色产业助民脱贫致富

    西藏墨脱布局特色产业助民脱贫致富

    近年来,墨脱县不断加大对特色产业的投资扶持力度,加快建设茶产业、特色藏药材、特色农业为主优势产业带,越来越多的农牧民从发展特色产业中获得了较好收入。
    2017-12-15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