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精准脱贫力度,今年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以上,完成易地扶贫搬迁280万人”“深入推进产业、教育、健康、生态扶贫,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激发脱贫内生动力”……
政府工作报告中掷地有声的承诺激荡人心。距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时日不多,脱贫攻坚进入决战期,这是一场输不起、等不得、无退路的硬仗。战略目标已明确,战术攻略如何定?连日来,围绕决战精准脱贫,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们睿智建言、热忱献策,为全民族凝心聚力打赢这场举世瞩目的攻坚战积聚智慧“巨能量”。
在绿色行动中精准脱贫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随着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随着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的全方位施策,来自全国两会上的声音凝聚起一个共识:脱贫攻坚与生态建设不仅不矛盾,而且发挥自然资源生态优势的绿色减贫之路,就是最有效、最具潜力、最可持续也最有生命力的脱贫方式。
2017年2月26日,江西井冈山宣告在全国率先脱贫摘帽,向长眠在这块红土地上的4.8万多名革命烈士奉上最好的告慰。绿色生态是江西最大的财富,井冈山脱贫靠的就是做足绿色文章。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井冈山市茅坪乡神山村村民左香云表示,要和家乡的父老乡村们一起,通过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发展农村旅游业等生态绿色产业,使乡亲们的日子过得更好。
“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是全国深度贫困地区之一,98%以上的土地位于高山峡谷,自然条件特殊,基础设施薄弱。”全国政协委员、云南省怒江州副州长丁秀花说,“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论指导下,怒江州走上了生态脱贫之路。”
从2016年开始,怒江州建立了生态护林员制度,从建档立卡贫困户中聘请了6388名生态护林员,每人每年补助1万元,贫困户变成了生态环境的保护者。怒江州还推进“两江”流域生态修复和绿色经济发展计划,启动实施了“怒江花谷”生态建设。丁秀花表示,未来怒江州要走上生态旅游发展道路,但绝不搞过度开发,要把生态资源变成群众脱贫致富的动力。
甘肃在脱贫攻坚中存在县域经济实力薄弱、特色富民产业弱小的短板,如何补齐这一短板?全国政协委员、民革甘肃省委会主委霍卫平介绍,甘肃省紧紧围绕牛、羊、蔬、果、药、薯六大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实施贫困村“一村一品”产业推进行动。
目前,静宁苹果、兰州百合、高原夏菜、定西马铃薯等驰名省内外,全省80%以上的苹果、50%以上的马铃薯、35%以上的蔬菜、70%以上的中药材销往省外市场,越来越多的贫困农户尝到了绿色发展带来的甜头。
“全面脱贫的关键在于选准产业,只有产业发展好了,农民才能稳定增收。”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石阡县大屯村党支部书记周绍军介绍,2016年,他们村组建了茶叶专业合作社,村民以茶园及土地入股,合作社进行统一规范化管护。茶园当年建成20余个茶叶育种基地和1条翠芽毛峰加工生产线,年产名优茶3吨、大宗茶20吨。2017年,大屯村人均纯收入达9000元,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达5830元。
“脱贫攻坚和生态建设是根本一致的。”在3月7日下午召开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新闻发布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强调。
在乡村振兴中精准脱贫
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号召,令代表委员们心情振奋。“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贫困地区的百姓们心中更有盼头了!”
“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来自四川宜宾市江安县义蓬镇文武社区(村)党支部书记赵思学,牢记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也心系扶贫解困基层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她认为,农村要脱贫、乡村要振兴,产业是支柱,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资金的支持,希望国家有更多的路径打通贫困地区绿色生态资源产业化的道路。
“改进耕地占补平衡管理办法,建立新增耕地指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省域调剂机制,所得收益全部用于脱贫攻坚和支持乡村振兴。”土地政策在精准脱贫和乡村振兴中能够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但如何更好地发挥好土地的支撑作用,是代表委员们最为关心的话题。
“乡村振兴,土地一定要用好。”全国人大代表陈锡文提醒,增减挂钩政策落地中,要防止脱离法制监管轨道——个别市县城镇对于增减挂钩结余指标没有严格按规划管控,这种现象需要警惕。
乡村振兴,一定要从根治“空心村”入手。全国政协委员杨安娣说:“面对不可阻挡的城镇化发展趋势,年轻人口流失现象严重,既留不住‘人’,更留不住‘心’。”她认为,要想聚集人气从根本上解决“空心村”问题,必须上升到产业发展层面,通过产业融合催生新业态。当务之急,要高标准编制乡村规划,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节约用地、互融发展的原则,优化功能分区,合理开发布局,实现与村镇规划、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基本农田保护规划等有效衔接。同时,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吸引龙头企业投资建设农产品加工基地,健全农村增收机制,让大学生返乡创业有舞台。
宁夏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易地扶贫搬迁任务繁重。总结既往经验,全国人大代表、固原市市长马汉成认为:“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产业扶贫方式开始由农业向工业、服务业等二三产业倾斜。特别是集一二三产业为一体的融合产业链条长,吸纳就业能力强,综合效益好,还能留住年轻人,成为移民新村产业配套的重要方向。”他表示,宁夏易地扶贫搬迁产业配套将同时着眼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条件的地方还要大力发展“葡萄+”“光伏+”“旅游+”等融合产业,加快脱贫致富进程。
在高质量发展中精准脱贫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既是对发达地区的要求,更是对欠发达地区的要求。代表委员们一致认为,贫困地区要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同步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一道必答题。
高质量发展对贫困地区提出的当务之急,就是要“换脑”,要把挖地开山的“大开挖”转向无形资源的“大开发”。全国人大代表、陇南徽县“陇上庄园”淘宝店负责人梁倩娟,带来了“互联网+扶贫”的基层捷报。“电商让陇南优质的土特产翻越大山走进了大城市,为山区贫困群众开拓了一条脱贫致富的门路。”去年,陕西省电子商务县级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乡村电商服务站(点)覆盖70%的贫困乡和50%的贫困村,有40个贫困县进入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
“物流建设滞后、销售渠道不畅、农产品‘小散非标’……这些影响了乡村贫困地区产业的发展。”全国政协委员、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刘强东建议,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应积极发挥政府统筹协调作用,推动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大力培育和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充分调动电商等多种社会资源,鼓励发展“电商+龙头企业或合作社+产业+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新模式,使贫困地区形成能够满足市场需求、集约化、现代化的农业产业,提升农产品的规模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如何在精准脱贫中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力?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省长谌贻琴表示,贵州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役,就要推动经济发展转向高质量,紧紧围绕壮大实体经济,大力实施“双千工程”“十百千万计划”,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大力加强质量品牌建设;要推动发展环境达到高质量,努力使政策服务更加优化、要素保障更加有力,着力营造尊重、激励和保护企业家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
“脱贫摘帽只是中考,全面小康才是大考。”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吉安市市长王少玄说,“脱贫攻坚要始终坚持质量第一、标准不降,一手抓脱贫摘帽,一手抓巩固提升,促进可持续发展。”(记者 张晏)
转自:中国国土资源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