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阳县委统战部、县工商联、县扶贫办以“三年实施攻坚,两年提升巩固,一年挺进前列”的工作部署,开展“结穷亲”、“联百村”、“送岗位”等系列活动,关爱贫困对象主体,倾力解囊,真情帮扶,全面打响企业参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实效。全县47个贫困村、2.13万建档立卡贫困户、7.13万贫困人口结对帮扶全覆盖,贫困发生率从2013年的18.7%下降到8.68%。
精心组织,突出帮扶“有力量”。制订政府引导、农民主体、部门联动、民企帮扶、社会参与机制,全县实行每季一通报、半年一督导、一年一总结的责任体系,推动帮扶工作措施落实。县工商联按照工作要求,组织民营企业召开“百企帮百村,脱贫奔小康”动员会,制订实施方案,向全县范围内民营企业和民营业主及各商会发出倡议书。全县50多个重点非公企业和商会充分发挥自身资金和人才优势,深入47个贫困村主动对接,牵手帮扶;每年通过开展两次以上的“企业向贫困家庭送岗位”活动,组织全县300多名民营企业主及中层管理人员与贫困户实行“一对一”对口帮扶。
精准施策,突出帮扶“有实效”。从目标任务、基本要求、帮扶方式、实施进度等方面精准指导,形成“典型引路、示范带动、整体推进”的新农村建设新格局。一是各帮扶民营企业和经营业主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乐于承担脱贫攻坚责任,真正做到用心帮扶、真情帮扶;二是各帮扶企业充分了解和熟悉相关精准扶贫工作政策,明确目标任务,组织人员到结对帮扶贫困村实地调研,制定帮扶计划;三是各帮扶企业找准切入点,与村委会一起研究帮扶措施,将资本、技术、管理、人才等企业优势与贫困村的特色资源、土地、劳动力以及生态相结合,实现农企双赢;四是县精准扶贫办公室制定企业参与扶贫应享受的专项扶贫资金、行业扶贫项目、扶贫贴息贷款、整村搬迁项目扶持、公益捐赠税前扣除等优惠政策。
精细创新,突出帮扶“有作为”。围绕项目兴村、资金扶村、产业到户、用工到人等帮扶形式,创新村企共建模式。
整村带动型。湖北尚禾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精准布局,围绕金塘镇畈上村56户贫困家庭、202名贫困人口和2016年底整体脱贫出列实际情况,开展“公司+多层次精准扶贫”模式。一是兜底扶贫。该公司对完全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除国家兜底外,另外给每个贫困户每月100~300元兜底帮扶。二是产业扶贫。通过创办产业精准扶贫合作社,公司斥资,承担风险,盈利分红,亏损公司兜底。有30户贫困家庭享受了帮扶,80%贫困家庭中至少有一名劳动力在公司就业,安排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对象66人就业。三是教育扶贫。公司每年每期给予贫困学子对口资助,每人3000-4000元的扶持。四是公司+农户创新扶贫模式。通过公司向农户传授现代农业技术,免费提供土鸡种苗,实行让利性包购包销。
企业辐射型。崇阳凯迪公司利用生物质燃料收购点与扶贫工作天然对接,积极参与“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一是吸纳贫困户用工。该公司每年需采购近30万吨生物质燃料,支付燃料款6100万以上。因用工量大,有452个贫困家庭参与燃料采收环节。二是参与“村企共建”。该公司与村委会签订多种形式合同,目前已在鹿门、周家、雨山、佛岭、蔡墩、葵山等村建立六个燃料收购点;投入资金30万元,建立了鹿门、蔡墩、佛岭、雨山、葵山、周家等35个燃料合作社,在增加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同时,通过源头收集、破碎用工、运输用工等方式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带动贫困户增收。三是在林地流转经营上增收。该公司已在全县流转林地21.5万亩,每年支付林地流转费300万元以上,涉及782个建档立卡贫困户,为其增收1000元/人。四是辅助用工带动贫困户就业。通过辅助用工为贫困户创造岗位,已有12户劳力在公司就业,公司按武汉市标准发放用工工资,享受五险一金。
订单帮扶型。崇阳故乡云红薯饮料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红薯饮料的农业产业化企业,公司创新性的开展订单扶贫,通过与贫困户签订收购合同,实现保价收购。因红薯种植简单、又是传统产业,多数贫困户积极参与。仅此一家企业就带动贫困家庭达2000余户。
就业增收型。广东崇阳岭南商会利用在广东沿海发达地区信息优势,先后介绍贫困户劳动力380余人到广州、东莞、深圳、中山、惠州等地务工;县中健公司是一家生产纺织卫生材料的规模以上企业,用工需求量大,该公司积极为贫困对象送岗位。通过先培训、后上岗的形式,吸纳60多个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
重点输血型。县工商联组织商会、企业、个体工商业主为2016年考上大学的35名贫困家庭应届高中毕业生,按照每人每年4000元的标准予以资助;县昌华实业公司年销售收入2.5亿元,缴纳税金1200万元,用工500多人,直接为公司所在村及周边群众带来劳务收入1000多万元。该公司与肖岭乡白马村对口帮扶,投资20万元硬化2000米村级公路,还为白霓镇大市村一次性捐赠水泥400吨用于村级公路建设。正是由于民营企业、工商业主的倾心倾力,崇阳精准扶贫行动工作主动作为、着力精准。(崇阳县委统战部、崇阳县工商联)
转自:国际商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