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乡扶贫协会的帮扶资金,我又种植黄金百香果10多亩,年增收6万元。”站在自家果园里,安溪县福田乡丰都村贫困户陈天山乐呵呵地说。原来,去年在乡党委政府的帮扶下,陈天山通过种植特色水果成功脱贫。为巩固脱贫成果,该乡扶贫协会又协调一笔资金,资助他扩大种植规模。
这是安溪县发挥乡镇级扶贫开发协会作用,助力脱贫攻坚的一个生动缩影!
作为曾经福建省最大的国定贫困县,安溪的脱贫之路从未止步。继去年4月,安溪在泉州市率先启动“百企联百村帮千户”精准扶贫行动、扶贫小额信贷、易地搬迁工程等六个率先;今年6月以来,又创新扶贫模式,全县24个乡镇全部成立扶贫开发协会,形成“专项、行业、社会”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
搭建平台 构建社会扶贫格局
“贫困村由71个减少至23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由1.8万人减少至4339人……”这是安溪县去年交出的一份耀眼成绩单。扶贫攻坚战打响以来,该县下足“绣花功”、打好“组合拳”、啃下“硬骨头”, 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作为曾经全省最大的国定贫困县,百万安溪人民对“贫穷”二字有着切肤之痛,欲去之而后快。
“啃下年底全面脱贫这块‘硬骨头’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贫困户脱贫又返贫,仅靠政府大包大揽是不行的,必须动员全社会力量合力攻坚,建立扶贫开发稳定脱贫的长效机制,打造了一支‘永不走’的扶贫队伍。”安溪县委书记高向荣认为,与政府、行业扶贫比,由于沟通渠道不畅,挖掘方式传统,援需双方没有实现有效对接,社会扶贫的潜能仍没有得到充分挖掘。因此,必须统筹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变“单兵冲锋”为“全民皆兵”,变“五指张开”为“握指成拳”、变政府“独角戏“为社会“大合唱”,构建政府、行业、社会互为支撑的大扶贫格局。
如何培育多元扶贫主体、聚合社会扶贫资源,营造全社会扶贫济困的良好氛围?安溪县在发挥扶贫开发协会这一社会组织在扶贫攻坚中的积极作用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6月30日,安溪县随即成立全国首个乡镇扶贫开发协会——福田扶贫开发协会,截至8月中旬,乡镇扶贫开发协会全覆盖。
据了解,在筹备成立的过程中,协会充分发挥社团优势,将爱心企业、社会贤达以及各乡镇下属的村庄发展为会员单位。同时,县、乡镇、村主官三级联动,主动“走出去”“请回来”, 动员外地安溪商会、本地知名企业、各界人士等共同参与扶贫开发,共建大扶贫格局。
“力量分散需要聚合,绳子松散需要拧紧。对于扶贫而言,社会力量就像是一股绳,只有拧紧了,才能形成合力,而乡镇扶贫开发协会,正是为了让社会力量这股绳拧得更紧。”安溪县县长刘林霜形象地比喻道。
业内人士指出,乡镇扶贫开发协会上联政府,下联贫困群众,是党和政府联系贫困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该平台的搭建,纵向上,与政府扶贫政策和财政资金无缝对接,提高公共资源使用效率;横向上,将涌动于社会中的扶贫爱心与慈善力量引入自身管道,激发和整合更多社会力量参与。
“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发挥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作用,坚持‘抓结对,促共建;抓产业,促对接;抓协调,促互动’的扶贫模式,引导国内外社会各界资金,对贫困村、贫困户进行挂钩帮扶,建立扶贫脱贫保障机制,防范因病因灾致贫返贫。”谈及今后协会今后的工作,安溪县扶贫开发协会会长龚培毓胸有成竹。
聚合资源 激发社会扶贫潜力
“聚合扶贫资源是检验乡镇扶贫开发协会能力与成效的一把标尺。”在高向荣看来,协会关键在于要有效撬动挖掘和精准高效引导各方资源。通过对扶贫力量发动机、扶贫资源中转站、扶贫队伍生力军这一角色定位的清醒认识和孜孜践行,实现社会帮扶资源和精准扶贫有效对接以及扶贫资源援需双方的有效对接,使协会犹如一块吸力强劲的磁石,吸引着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扶贫。
“众人拾柴火焰高”。记者采访中获悉,各乡镇扶贫开发协会的成立得到了社会各界、海内外安溪人的响应和支持。他们奔走相告、积极发动、踊跃捐资,用情系家乡的拳拳之心汇聚起推进全县扶贫攻坚的强大合力。
在“慈善之乡”蓬莱镇成立扶贫开发协会当日,华侨、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纷纷慷慨解囊、奉献爱心,一大批企业和个人当场举牌认捐,仅乡贤柯希平一人就捐出1100万元,为安溪社会扶贫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饮水思源、回馈家乡是企业社会责任感所在。”柯希平说。
“台风面前,我们用汗水代替泪水;贫困面前,我们戮力同心!”在虎邱镇,乡贤们一呼百应,“组团”前来捐款。当选镇扶贫开发协会会长的乡贤深圳市鸿都百货有限公司董事长林火辉当场捐资150万元。
爱心不分地域。深圳的陈展明、李仁健先生,上海港孚能源科技公司等非安溪籍爱心人士也慷慨解囊,助力茶乡扶贫。
“钱不多,但能够为家乡扶贫事业尽绵薄之力,我感到无比自豪。”获悉凤城镇扶贫开发协会成立,远在山东经商的陈亚东特地赶回来捐赠10万元。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在尚卿乡扶贫开发协会成立大会上,捐资名单中,青洋村刚刚脱贫了的余月香跃然纸上。她主动捐资自己一个月工资1500元。
“1500元数额不算大,展现的却是脱贫致富后不忘回报社会的感恩之心。”尚卿乡扶贫开发协会会长黄进城如是说。
值得一提的是,“山海合作”的晋江市兄弟乡镇也伸出援手。其中,晋江市池店镇、磁灶镇、东石镇、安海镇等分别为芦田镇、湖上乡、白濑乡和祥华乡等扶贫开发协会捐赠资金……10个帮扶乡镇累计捐资超过500万元。
而在湖头镇扶贫开发协会成立的当天同时举行扶贫济困助学仪式,为13名即将走进大学校门的贫困学生每人送上5000元资助。
此外,湖头镇扶贫开发协会还与结对帮扶贫困村签约,分别与湖上乡长林村、桃舟乡吾培村、蓝田乡乌殊村结“亲戚”,将通过资金、产业扶持帮助结对帮扶村发展;凤城镇、城厢镇、参内乡、龙门镇等乡镇扶贫开发协会分别与省市重点扶贫村签订帮扶协议,帮扶贫困村发展。
“打破地域界限,着眼全县一盘棋,步调一致攻脱贫。”刘林霜说,经济较好乡镇与省市重点扶贫村挂钩帮扶也是安溪首创的一种帮扶模式。
同时,强化资金监管,把资金用在刀刃上,成了各乡镇扶贫开发协会守好的“底线”。泉州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温惠榕在福田乡扶贫开发协会成立仪式上明确要求:健全机制,严格监管,建立定期汇报和考核评估机制,加强资金监管使用。
此外,县纪委“提前介入”对各乡镇扶贫协会的资金使用进行精准监督、保驾护航。对精准扶贫资金“最后一公里”进行精准监督,及时纠正扶贫领域形式主义问题,对胆敢动扶贫“奶酪”的严惩不贷,以铁的纪律护航精准扶贫。
记者手记:拧紧社会力量这股“绳”
单丝不成线,独木难成林。目前,安溪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互为支撑,拓展着全新的扶贫格局。通过培育多元扶贫主体,倡导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形成“各炒一个菜,共做一桌饭”的良好局面;通过创新社会扶贫方式,因地制宜,因户施策,致力特色扶贫,成效明显;通过大胆创新先行先试,率先启动“百企联百村帮千户”行动、扶贫小额信贷、易地搬迁工程、实行大病补充医疗保险等,打造了一批立得起、叫得响、推得开、可复制的安溪经验。
惟有参与,才知艰难;惟有亲历,才知困苦。目前,安溪县还有71个贫困村4339个贫困人口,啃下这块“硬骨头”,需要举全县之力、集全民之智,多点发力、各方出力、共同给力,拧紧社会力量这股“绳”,形成扶贫攻坚合力。
一人难挑千斤担,众人能移万重山。乡镇扶贫开发协会是平台,也是契机,既是安溪继续向贫困宣战的重要举措,也是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的一项制度安排;既是贫困人口的殷殷期盼,也是社会各界无法推卸的责任、道义。只要我们凝聚起攻坚克难的强大合力,贫困人口一定能够如期脱贫、共奔小康。(通讯员 吴清远 本网记者 潘贤利)
转自:东南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