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地处桂中南的广西宾阳县以“产业兴旺”为抓手,充分利用乡村振兴衔接资金的作用,积极整合本地优质资源,力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不断丰富乡村产业业态,持续激发乡村振兴的新动能。目前,越来越多村屯美起来、农户富起来,广大乡村呈现新活力。
以特色产业促振兴 推动乡村展现新面貌
11月的南国,田野充满着火红的丰收气息。走进宾阳县邹圩镇永和村,一眼望不到边的火龙果园引人注目,红彤彤的“软枝大红”等优质红心火龙果品种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采摘。依托“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永和村的火龙果种植面积从初期的120亩发展到5080亩,年产鲜果1900多万公斤,年产值约1.5亿元,带动12个村集体经济收入不断提高,许多村民依靠火龙果这一特色产业走上致富路。
产业兴则乡村兴。近年来,宾阳县大力发展特色富农产业,“链”起乡村致富路。2021年以来使用各级财政衔接资金22963.84万元发展产业项目139个,受益脱贫人口(含监测对象)4638户15782人。
古辣香米是宾阳农业的亮丽品牌。按照全产业链发展思路,当地推动古辣香米等优势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如今,从种植到加工、乡村旅游,香米产业发展亮点频现。在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中,宾阳县构建起了以优质稻、糖料蔗、桑蚕、胡萝卜、中药材、火龙果、生猪、家禽等优势特色产业为主导的发展新格局。
在和吉镇志广村,当地依托“党支部+协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葡萄种植面积从初期的120亩发展到2000多亩,许多村民依靠葡萄这一特色产业走上致富路。
葡萄产业助力增收,是和吉镇发展特色产业推进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新安村生态农业养殖示范园、三王村火龙果种植基地、伶俐村现代农业蔬菜生产基地……和吉镇立足各村自然环境和产业基础,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持续擦亮“特”字招牌,以特色产业为引擎,强化产业带动,探索走出了农业多环节增效、农民多渠道增收的新路子。
手工技艺变身为“指尖经济”助力就业增收
在宾阳县思陇镇竹编非遗传承发展基地,传承人韦焕开将竹条排列好,一片片薄薄的竹篾,在他手下变成各式各样的精美制品,随后将销往各地市场。
竹编工艺在宾阳传承历史悠久,花色品种繁多,美观实用,在国际市场上拥有较高的声誉,曾是当地传统的出口商品。由于种种原因,近十年来宾阳竹编产业受市场冲击较大,萎缩严重。
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宾阳县利用乡村振兴衔接资金680万元整合思陇镇太守社区、六岑村、兰田村、六章村等资源,建成2700平方米集研发、生产、培训、展销为一体的竹编非遗传承基地,形成“手工编织—艺术提升—品牌销售”全产业链。产品由单一的竹帽产品扩大到竹编、藤编、芒编1000多个花色品种的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产品远销区内外,目前年销售额由投产前的300多万元增至500多万元。基地通过下派“订单”的模式,带动1400多户4600多名群众从事竹编制作工作,其中脱贫户(监测户)145户447人。实现人均年收入4000-6000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也得到发展和壮大。
通过加大对大罗毛笔、宾阳壮锦、武陵牛角工艺制品等手工艺产业的重点培育,宾阳县积极搭建产业平台,并大力培育品牌、开拓市场,让老百姓常见的手工艺变身为“指尖经济”,有效助力乡村振兴。
在武陵镇,手工艺人们用一只只弯弯的牛角,撬动传统牛角制品之乡特色产业的发展。投入衔接资金1045万元,依托武陵镇理化牛角工艺农民专业合作社、“牛角制品”协会及各龙头企业,建设武陵镇牛角工艺制品示范基地项目,改变了单家独户、产品单一低端的局面,打造以“牛角梳”为代表的牛角工艺制品特色品牌。
“我们生产的牛角制品产品从原来的30多种样式发展到目前的200多种样式,通过网络销售平台销往全国各大旅游城市,并出口东南亚地区。”广西龙劲牛角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说。
目前,武陵镇年产销牛角工艺品较投产前翻一倍达100万件,产值2000多万元,累计带动73户73人,其中脱贫户(监测户)34户34人,增收264多万元,增加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超过30万元。
让“文化”变“产业” 让“土货”变“潮货”
2010年,宾阳织锦技艺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经过多年传承发展,宾阳织锦发展形成了传、研、产、销一体化经营模式,辐射带动其他行业就业5万人次以上。
近年来,宾阳县大力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努力寻找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在有效推动非遗传承保护的同时,让非遗在新时代焕发出蓬勃生机,助力乡村振兴。当地投入衔接资金246.59万元建成宾阳县思陇镇壮锦工艺品创作生产基地项目,在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引进先进机器设备,提升设计和生产能力,助推壮锦非遗文化的传承创新;辐射带动周边群众60人就业,其中残疾人就业18人,增加村集体经济收益6万元。
今年9月26日,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谭湘光织锦展示馆及非遗传承基地揭牌成立,标志着宾阳壮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迈上新台阶。走进非遗传承基地,各式各样的壮锦服饰、壮锦文创工艺品等讲述着宾阳壮锦的发展故事。通过线上线下渠道销售,精美的壮锦壁挂、时尚的壮锦包包、可爱的壮锦公仔、精致的壮锦扇子、舒适的壮锦抱枕等特色产品,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喜爱。
清水河畔的邹圩镇暖阳高照,位于下窑村的红陶制品示范基地里,一间间制陶作坊内不断传出清脆且富有节奏的炼泥声。2016年,邹圩陶器制作技艺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近年来,邹圩镇多次邀请相关专家到当地进行技术指导,为红陶技艺注入新鲜血液,还投入衔接资金1400多万元建成邹圩镇红陶制品示范基地,新建8条龙窑和一个红陶制品展销中心。
通过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参加各种展销活动,并通过社交平台大力宣传邹圩红陶,吸引了一批企业上门合作,产品得到质的提升。订单的持续稳定增长,让下窑村群众看到了希望,许多外出务工的年轻人也纷纷返乡加入制陶队伍。全村年产值超过200万元,辐射带动周边群众就业53人,其中脱贫户(监测户)人口22人。
宾阳县委书记梁展凡介绍,下一步,宾阳将科学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持续增强产业联农助农能力,帮助特色产品拓市场扩销路。同时,不断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越来越多的历史文化资源“活”起来,为乡村全面振兴持续赋能。(记者 覃星星)
转自:经济参考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