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产业振兴是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农民富裕的可靠保证。推动产业振兴,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必须以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摸实情、出实招、求实效,牢牢牵住“产业振兴”牛鼻子,立足资源禀赋、延伸产业链条、壮大人才队伍,用富民产业“小杠杆”撬动乡村振兴“大发展”,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插上腾飞的翅膀。
因地制宜,为特色产业发展“赋优势”。我国地域幅员辽阔,风土人情不尽相同,广大乡村气候、土壤、降水等生产要素不一而足,这就为各种土特产赋予了特色。“安化的茶、徐长兴的鸭,新晃的牛肉真好呷;衡阳的辣椒、郴州的糍粑,邵东的黄花菜人人夸……”一句顺口溜道出祖国各地“土特产”品类之盛。一方水土一方产业,各地乡村产业发展要挖掘好、开发好、利用好本地资源优势,唱好特色大“戏”,将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将产业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彰显品牌魅力,提升产品地理辨识度,将“土特产”转变为发展“金钥匙”。还可以根据各地域情况,发展乡村旅游、农业体验等新型业态,打造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提高知名度。
融合发展,为特色产业发展“拓门路”。产业兴旺需要科技的支撑,乡村振兴更需要科技的推动,只有在特色产业发展中注入科技能量,才能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科技手段可有效运用于生产、加工、仓储、销售等产业发展各项环节,促进产品从“大路货”向“精深特”转变,从而使产品“身价”倍增。在互联网时代,信息的传播速度前所未有的快,市场的边界也被无限拓宽。乡村特色产业可以借助电商平台新兴销售模式,打破地域限制,将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乃至全球。通过引入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实现农业生产过程的精准管理和智能控制,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
育好人才,为特色产业发展“强后劲”。产业振兴离不开人才的重要作用,乡村振兴这幅“山水画”需要人才的“源头活水”来充盈。各级基层党组织要树牢“栽好梧桐树,自有凤来栖”的理念,厚植招揽人才的“沃土”,提升人才的待遇保障和生活条件,充分激活干部选育的“源头活水”。还要充分发挥人才价值,坚持“人岗相适、人事相宜”的用才理念,在关键处用才,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发挥好党政人才懂政策、善协调、能带动的优势,让其挑大梁、担重任、做主角,让全才、专才干专业的事,把“好钢”用在“刀刃”上,让各类人才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大显身手,才能使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之路越走越宽。(杨晨)
转自:长江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