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返贫底线进一步筑牢,富民产业实现新突破,乡村建设走出新路径……赣鄱大地处处涌动着乡村振兴的热潮。
江西是传统农业大省,农村比重大、农业人口多,乡村振兴任务繁重。当前,全省进入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期,生产方式、经营方式、组织方式正发生深刻变化。
如何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近日,记者采访了相关人士。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底线任务。2023年,江西建成防止返贫监测帮扶系统,实现对全省6.7万户25.1万人动态监测,实施“一户一策”精准帮扶,户均享受帮扶措施3.2个,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怎样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江西把工作重点放在加强帮扶产业发展,不断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
江西省将健全落实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优化用好“防止返贫监测帮扶系统”,稳固兜底保障基础,深入实施脱贫人口增收三年行动,抓好产业就业帮扶和易地搬迁后扶,并研究推动防止返贫帮扶政策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政策衔接并轨,推动建立欠发达地区常态化帮扶机制。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春节假期刚过,吉安县梅塘镇河源村的鳜鲈鱼养殖基地建设如火如荼。河源村驻村第一书记温京武说:“我们将以实施中央彩票公益金项目为契机,通过‘龙头企业+领办人+脱贫户’经营模式,打造生态循环水养殖鳜鲈鱼产业园,引导脱贫户参与公司化经营管理,让更多村民增收致富。”
“农业产业化是当前农业工作的重要抓手。”省农业农村厅相关处室负责人表示,今年将重点引进培育一批供应链企业,拓宽农业对外贸易新渠道,努力推动江西农产品“走出去”。聚焦全省93个涉农县、134个优势特色产业,省农业农村厅正在抓紧研究调优政策,聚焦“五端”发力,补齐加工、流通、销售等方面短板,加快建设农业强省步伐。
“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日前,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发布,释放出了强烈信号。
南昌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建生教授认为,学好用好“千万工程”经验,是全面推进江西乡村振兴工作新局面的关键。“乡村建设项目的治理与管护,可以引入市场制度,让社区建设公共产品市场化,使乡村建设项目的治理与管护形成多种机制相协调的治理格局。”
乡村建设,规划先行。全省各地认真学习借鉴“千万工程”经验,并转化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生动实践。省农业农村厅新农村建设处有关负责人介绍:“要合理划分村庄类型,因村施策开展乡村建设,全域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推动乡村建设提档升级。”
庐山市聘请浙江大学城乡规划设计院参与制定乡村分类建设指引,因地制宜建设聚集发展型、旧村改造型、古村保护型、景区带动型、资源引领型“五型”乡村,村庄建设更多元。
贵溪市农业农村粮食局局长方太发表示,要坚持发挥好“5G+长效管护平台”的优势,推动“物业进乡村”村庄长效管护机制踏实落地,让村庄环境更美。
今年全省将纵深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加快推进宜居村庄整治建设全覆盖,推动200个以上乡镇建设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设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40%以上,建设4个景村融合、产村融合、三治融合、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四融一共”和美乡村先行区。同时,按照“整县运营、系统乡建”理念,创新发展“美丽乡村+农业、文化、教育、旅游、康养、文创”等新业态。(朱晨欣 李耀文)
转自:江西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