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带动就业 农民增收有了新渠道——黑龙江乡村振兴一线观察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02-18





  2020年2月,黑龙江省20个国家级贫困县、8个省级贫困县全部退出摘帽。记者近日走访黑龙江省绥化、大庆、齐齐哈尔等地脱贫地区发现,全省通过土地规模化经营、强化产业支撑、扩大公益岗位等方式,使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持续稳定增长,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超额完成目标任务。


  脱贫户收入增加


  一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打破了村庄的宁静。春节临近,又到了各地村民分红的日子。


  “俺家一共有51.5亩地,今年土地托管一亩地分了1333元,比自己种一亩地多收入300多元,光分红就拿了6.8万多元。”71岁的脱贫户潘树森打开了话匣子,“从种到收,啥都不用管,咱种了一辈子地,没想到还能这么省心。”


  黑龙江省绥化市绥棱县克音河乡向荣村党总支书记刘峰介绍,绥棱县向荣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是村办合作社,从2017年开始,以土地托管形式为村民提供耕种服务。全村550户16635亩地全部入社,现在土地由村集体托管后统一经营,村民以耕地入股,坐等分红。2023年,向荣村实现分红2018万元,人均分红达到7332元。


  在黑龙江省大庆市林甸县四合乡学田村,村党支部书记刘春歧筹划着分红的事儿。


  “今年一亩地能分1050元,咱们村大部分是盐碱地,能有这个收益归功于集体经营,节本增效。明年继续扩大土地托管规模,再把养殖肉兔、羔羊和种地结合起来,发展绿色循环农业,腰包会越来越鼓。”刘春歧计算着一年的收获,谋划着村里的发展方向。


  黑龙江省乡村振兴局局长褚世民说,近年来,黑龙江省通过土地规模化经营等方式,不断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农民增收新渠道


  在大庆市林甸县鹤鸣湖镇胜利村,泽及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鲜食玉米加工车间内机声隆隆,脱贫户包文英正把全自动流水线上包装好的产品装箱,送往下一个车间。


  “多亏有这个家门口的企业,我们夫妻二人才能有稳定的收入,还不用出远门奔波,每人一个月能挣3000多元。”包文英说。


  土地规模化经营让农民有了空闲时间,务工就业成了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我们积极制定适合农户参与的就业岗位,一年能带动近百人实现增收280余万元。”泽及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超说。


  岁末年初,正是鲜食玉米加工旺季。海伦市海兴镇脱贫户王杰现在成了一名技术工人,在黑龙江中强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他正在操作自动化生产设备。“现在正是大豆产品加工旺季,我一个月能收入4000多元,还有社保,日子过得越来越有奔头。”王杰说。


  黑龙江中强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邵平介绍,公司目前大豆种植达30万亩,能带动3830户脱贫户、监测户从事大豆种植,帮扶收益5146万元,户均增收13436元。公司坚持脱贫户优先原则,吸纳脱贫劳动力20人进企务工,人均年增收5万元。


  黑龙江省乡村振兴局综合处负责人王海江说,全省在促农增收上坚持多元支撑,昔日贫困村基本实现“村村有产业,家家能增收”。全省新建成经营性帮扶项目1014个,累计带动46.17万脱贫人口增收。


  公益岗位增多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厚村集体家底,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关键环节。黑龙江省脱贫地区在政策、资金的支持下,村产业走上快车道,集体经济迅速壮大。


  记者了解到,林甸县鹤鸣湖镇胜利村借助黑龙江省扶贫资金538万元,修建了年加工3万吨的稻米加工厂,通过资源发包年创收10万元。同时,村里还围绕木耳、油桃等特色种植和生猪、奶牛、肉兔等特色养殖,发展扶贫资产收益项目,带动了村集体增收。


  林甸县委副书记杨晓明介绍,林甸县实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善产业扶贫项目带动机制,深入挖掘资产资源、特色产业、政策支持等方面潜力,着力强化村级集体经济的产业支撑,全县83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达到50万元以上,其中55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百万元。


  在齐齐哈尔市依安县,各村集体都有一些机动地,以往都是平台发包,每亩约500元。全县整体组建合作社以后,村集体以集体耕地入股,享受按股分红,与流转相比亩均增收500元以上。依安县三兴镇保国村党支部书记徐桂海说,今年村集体以441亩机动地入股合作社,收入可达40多万元。


  村集体壮大了,村里公益岗位增多了。“公益岗位人员每月上岗不少于20日,冬季不少于15日,每周一和周五对所包区域垃圾桶进行统一清倒。在此基础上,村里还将美化、绿化、环境整治等工作分配给公益岗人员。”大庆市林甸县四合乡学田村党支部书记刘春歧说。


  “我们年纪大了,土地都托管出去了,加上公益岗一年8000元的收入,不但生活有保障,还能让村里环境变好。”70岁的学田村村民赵山说。


  褚世民表示,黑龙江省村集体通过设置更多的保洁员、道路维护员、水利设施管护员、公益设施管理员等公益岗位,帮助脱贫人口实现就近就业增收。(记者 梁冬 唐铁富)


  转自:经济参考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