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春耕备耕好时节,记者在全州县才湾镇南一村委毛竹山自然村看到,葡萄种植户们正抢抓农时,对葡萄园实施小棚改大棚作业。“今年我们村将继续推进80亩葡萄改良工作,趁当前晴好天气,把钢架结构的大棚安装好,确保不误农时不负春。”村民王德利介绍。
毛竹山村因葡萄而闻名。2022年,该村先后投入300万元完成27户39亩葡萄改良,有效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去年3.5万元提高至3.8万元,高于全区乃至全国平均水平。这是我区大力推进产业振兴的生动实践。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今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要求做好“土特产”文章,中央一号文件对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具体部署。今年以来,我区早部署、早落实、早行动,强化科技支撑和要素保障,聚焦产业发展和稳岗就业两大发力点,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乡村振兴迈向更高层次发展。
今年以来,我区持续出台政策措施,加大资金支持乡村产业特别是“土特产”等主导产业的发展力度,积极用好产业发展平台,推动特色产业全链条升级。按部署计划,2023年,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的60%、自治区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的50%要投入产业发展。
近年来,我区农业农村经济持续保持较快增长势头,粮食和重要农产品实现稳产保供,粮食连续3年保持面积、单产、总产三增长。2022年,园林水果产量突破3000万吨大关、连续5年全国第一,蚕茧产业连续18年全国第一,产业帮扶措施助力乡村振兴成效十分明显。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的关键环节。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我区将按照“一稳两拓两创两提升”就业帮扶工作思路,积极扩大脱贫人口稳岗就业。
为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我区分三阶段持续开展2023年农民工“点对点”送工服务专项行动。1—3月,重点针对已有工作岗位和新确定工作岗位的农民工,特别是脱贫人口、易地搬迁劳动力,开展“点对点”送工服务,保障广西重点企业、重点园区、重点行业以及用工集中地区用工需求,引导就近就地就业和返乡就业创业。
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2023年,我区将持续开展实施防止返贫就业攻坚行动,全面落实交通补助、劳务补助等各项就业补助政策,确保脱贫人口(含监测对象)务工规模稳定在268.21万人以上,帮助脱贫群众实现增收,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记者 王艳群;通讯员 黄剑蓉)
转自:广西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