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至2022年,累计落实财政专项扶贫和有效衔接资金416.55亿元;4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622个贫困村全部出列、53.9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群众收入从2013年的2031元增加到2021年的11801元,年均增长24.6%……28日,青海省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局长谢宝恩在青海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青海这十年”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专场新闻发布会上介绍。
据悉,十年来,青海省对照“五个一批”“六个精准”等重大要求,细化分解精准扶贫行动路径,构建形成具有青海特色的责任、政策、投入、动员、监督和考核“六大体系”。
谢宝恩表示,针对六盘山片区和涉藏地区不同实际,青海省开展差异化帮扶,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脱贫攻坚取得扎实成效。聚焦青海省15个深度贫困县、129个深度困难乡镇、24.1万深度贫困人口和6.4万名特殊困难群体,按照“三个新增”要求强力攻坚,实现了与全省同步脱贫、同步小康。
十年来,青海省始终把产业和就业作为农牧民群众脱贫增收的“主渠道”和“主抓手”,在全省39个县建设帮扶产业园,支持1622个贫困村发展村级光伏,在168个行政村实施乡村旅游扶贫项目,挂牌认定乡村帮扶车间282家,扶持46.94万有劳动能力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发展到户产业,构建形成到县到村到户三级产业帮扶体系。
同时,依托雨露计划、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训、巾帼脱贫行动等工程,累计培训贫困群众14.3万人次,就业稳定率达到60%以上。并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理念,8.7万贫困群众通过生态畜牧业合作社、造林(扶贫)专业合作社、生态公益性岗位等途径获利增收。
“我们在全国率先完成农村低保与扶贫标准‘两线合一’,将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及时纳入民政救助范围,实现了‘托底线’与‘救急难’并重。”谢宝恩说。
谢宝恩介绍,如今,青海省4149个行政村实现标准化卫生室全覆盖,千百年来危害农牧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包虫病得到根本遏制;5.2万户易地扶贫搬迁和20万户农牧民群众危旧房改造任务高标准完成;30.2万贫困群众饮水安全得到巩固提升,具备条件的行政村道路硬化率、客车通达率、光纤宽带率均达到100%;全省所有县域实现110千伏电网全覆盖,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8.8%,脱贫地区处处呈现山乡巨变、山河锦绣的美丽画卷。
转自:中国新闻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