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省各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经过八年不懈奋斗,安徽省人民生活水平空前提升,乡村整体面貌极大改善,脱贫群众内生动力得到激发,在我国脱贫攻坚伟大史诗中绘就了绚丽的安徽华章。
精准施策,脱贫攻坚补短板
安徽省各地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精准施策,攻克了一个又一个贫中之贫、坚中之坚。
“不用先垫付医疗费,也不用发愁怎么报销,只需交上医保报销后的自费部分就可出院了。”宿州市埇桥区大营镇一位脱贫户高兴地说。宿州市全面落实健康脱贫“351”“180”政策,推行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大病救助“绿色通道”,从根本上解决了脱贫路上的最大“拦路虎”,并健全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
位于田家庵区史院乡邵庄村的产业扶贫基地,有61个蔬菜大棚,这个基地承载着275户脱贫户的致富梦想。淮南市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可持续脱贫的根本之策,出台了产业发展导则、特色种养业补贴办法,近2万户脱贫户发展了自种自养,1.5万户脱贫户得到新型经营主体带动。
“政府的帮扶像一场及时雨,为我们一家送来了‘定心丸’。”家住亳州市谯城区城父镇塔楼村的葛洋洋说,妻子因为去年意外摔伤,自己又有糖尿病后期综合征,两个孩子还在上学,是镇村干部的帮助,让他享受到一系列脱贫政策。蒙城县通过线上比对、线下排查、事先预防和事后帮扶等方式,建立健全易致贫返贫人口快速发现和响应机制。
铜陵市立足自身特色资源,因地制宜实施到村产业扶贫项目553个,同步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和致富带头人,激活了乡村产业发展的“一池春水”,涌现出了一批种养大户和特色产业基地。
宣城市全面落实党政主要领导“双组长”负责制,健全完善“四带一自”产业帮扶机制,促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推进农业特色产业园区建设,新建完善特色产业园区100个,实施到村项目102个。开展脱贫人口现有技能、培训需求、岗位需求等信息摸排,截至5月底,全市脱贫户实现就业29387人,达去年全年水平的100.4%。
产业支撑,共同富裕奔小康
全省各地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保证了脱贫攻坚的成色和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重点发展莲藕、芡实等立体水生作物,因地制宜打造蔬菜瓜果、苗木花卉等特色基地,这里形成了一村一亮点的特色产业观光带。”长丰县庄墓镇扶贫办工作人员介绍。近年来,合肥市致力打造全国都市农业示范区,推动12个农业产业链强链壮链补链,打造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今年56岁的和县历阳镇五星村村民黄入珍,被乡邻们亲切地称呼 “虾司令”。 10多年前,丈夫病逝,她和两个孩子陷入困顿。在镇村两级的帮扶下,黄入珍不仅自己脱贫致富,还带领村民建起了养殖基地。在马鞍山市,“1+2+1”联动捆绑帮扶体系和机制,创新发展特色产业项目,蹚出了一条因地制宜、精准扶贫、创新发展的新路子。
眼下正值黑木耳菌棒制作生产关键期,蚌埠市五河县大新镇府台村因村制宜发展黑木耳产业,吸纳劳动力6500余人次,村集体经济由2017年的不足0.2万元发展到2020年底突破百万元。蚌埠市大力实施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提升行动,做强生猪、奶牛、肉牛、肉羊、肉鸡、肉鸭等主导产业,形成村村有特色产品、镇镇有主导产业。
霍邱县孟集镇是华东乃至全国鼎鼎有名的鹅肝生产地,当地朗德鹅养殖企业年出栏达350万羽,产肝350余万公斤、产值突破了10亿元,带动了当地2000多名群众脱贫、致富、就业。六安市积极做好产业带动脱贫户就业,推深做实“138+N”和“6969”工程,组织开展特色种养业质量提升行动,巩固已有产业基础。
今年,明光市将建成总投资20亿元的明光市艾草产业园,引进艾草深加工企业20家以上,力争通过3年至5年努力,打造百亿元级艾草产业。
有效衔接,乡村振兴谱新篇
全省各地进一步弘扬伟大脱贫攻坚精神,扎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芜湖市按照“美丽乡村建设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全域目标,紧紧围绕“美丽芜湖”建设,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区域合作,营造天蓝、山绿、水清、田美、村洁的“美丽大花园”。
黄山市谋划推进农村村庄建设、田园农耕风景带打造、建后运营、治理提升、村集体经济消薄等“六大行动”;大力开展农业农村“双招双引”;选派522名优秀干部到全市174个重点村开展驻村帮扶,419名“金融村官”到村开展金融服务,352名专技人员下乡开展指导。
阜阳市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坚持以防止返贫为底线、以产业兴旺为根本、以乡村建设为抓手、以乡村善治为基石、以人力资本为关键,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安庆市通过继续健全控辍保学工作机制、健全因病返贫致贫风险防范机制等工作,着力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
淮北市相山区实施农产品加工业“五个一批”工程,以主导产业、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条,促进产业集聚,建设国家级现代产业示范区。深化凤凰山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文化体验、健康养老等新产业新业态,实现乡村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东至县出台《2021年特色种养业产业到户帮扶项目实施办法》等文件,积极实施产业到村到户项目。15个乡镇共实施特色产业到村项目35个,建设和完善农业特色产业园区22个,健全订单生产、务工就业、土地流转、入股分红等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记者 柏松 整理)
转自:安徽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