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背后,离不开各领域扶贫攻坚。记者从人社部获悉,就业扶贫、社保扶贫等在贫困人口增收入、保生活方面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下一步在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方面,更多人社扶贫组合拳将出。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增加就业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脱贫方式。据人社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国始终把就业扶贫作为人社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从资金、政策、服务等各方面给予倾斜支持。全国贫困人口的务工规模从2015年的1227万人增加到了去年3243万人。到去年年底,93.8%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享受过就业帮扶政策,三分之二以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通过就业实现了脱贫。尤其是去年,在农民工外出人数下降的情况下,贫困劳动力务工人数不降反增,比上年增长10%。
一技在手,终身受益。我国把技能培训和技工教育作为帮助贫困劳动力和贫困家庭子女摆脱贫困的有效途径,通过加大补贴力度等措施,每年免费培训贫困劳动力的人数不断增加,去年达到270万人次,近4年来累计约1000万人次。
此外,社保扶贫保生活方面,通过加强大数据比对,把工作做细做实,扩大养老保险的覆盖面,实现应保尽保。到去年年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达到了6098万,参保率由2018年的95%提升到99.99%。
人才扶贫促发展方面,以提升待遇和拓展发展空间为重点,对贫困地区实施倾斜性的人才政策,三次调整艰苦边远地区的津贴标准,通过“三支一扶”计划选派26.5万高校毕业生到一线服务。
积极推进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更多人社领域扶贫组合拳将出。人社部相关负责人透露,下一步,要做到“一个不变、两个强化”。“一个不变”,即保持现有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总体不变,及时补短板、强弱项,持续做好各项工作。
“两个强化”,一是强化就业帮扶,重点是紧盯劳动力外出务工和就地就近就业两个方向,稳定和拓展“五个渠道”,即优化有组织劳务输出、扶贫车间建设、居家灵活就业、返乡创业带动、乡村公岗开发,增强就业的稳定性。二是强化职业技能提升,这对巩固脱贫成果、推动欠发达地区产业发展有重要作用,有利于留住人才,特别是技能人才。通过实施欠发达地区职业技能提升工程,形成“三个一批”,即扶持一批技工院校,培育一批技能品牌,选树一批技能人才,提升就业质量。(记者 班娟娟)
转自:经济参考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