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商标在海外被抢注或被侵权问题日渐凸显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0-12-11





每年约有12%至34%的企业商标在海外遭遇抢注


《维权指南》提出应对策略


  我国企业遭遇海外商标纠纷的数量快速增长。有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企业在美遭遇商标诉讼的数量同比增长137.88%,涉案企业数量同比增长117.66%。近日,由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保护司组织、中华商标协会承担编写的《海外重点国家商标维权指南》(以下简称《维权指南》)发布。《维权指南》指出,近年来,随着我国企业赴海外经营步伐的加快,中国品牌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广泛关注和认可,企业商标在海外被抢注或被侵权的问题愈加凸显。


  商标抢注存在重叠性


  根据《企业商标国际抢注预警报告》披露,近年来每年约有12%至34%的企业商标在海外遭遇抢注,被抢注主体和抢注地域存在高度的重叠性和延续性。这其中有很多我国老字号企业和知名商标。例如,狗不理在日本、五粮液在韩国、王致和和海信在德国均已被抢注。“连花清瘟”和“LianhuaQingwen”在智利、西班牙、菲律宾、印尼等国家被抢注。


  中恒律师事务所律师陈天翼在接受《中国贸易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际知名品牌商标非常容易被抢注,抢注人一般是海外经销商和职业抢注人。海外经销商希望通过抢注商标的方式,获取更多利润,或在与中国企业议价和谈判过程中得到更多益处。而职业抢注人通常采用批量抢注的方式,一次性注册数十、上百个商标,让不熟悉海外市场的中国企业吃哑巴亏。


  此前,小鹏、知豆、雷丁、丽驰、智车优行、御捷6家新能源汽车公司的15枚商标在东南亚的印度、印度尼西亚、菲律宾3国被抢注,申请人均为JIANZHIHUANG。“申请人地址在中国广东,很可能是熟悉中国品牌的职业抢注人,精准聚焦未在海外注册的中国企业优质商标。在获得商标注册后,他们销售带有相关商标的产品获取经济权益,或通过与企业谈判交易商标权而获取利益。”陈天翼说。


  品牌仿冒问题突出


  除了抢注,海外市场也频频出现中国企业的品牌和商标被仿冒、盗用等侵权现象。由于海外知识产权申请、注册、维权的规则及实践与我国存在差异,致使一些企业在海外遭遇商标被抢注或被侵权时,维权信心和力度不足,以至放弃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商标海外维权的形势较为严峻。


  一些中国品牌产品因品质优良在海外受到更多消费者的青睐和认可。但是,随之也出现了一些不法分子侵犯中国企业商标权的情况,他们通常购买低价劣质产品,然后贴上中国知名品牌的商标标识,假冒正品,从中谋取不当利益。


  陈天翼介绍说,例如中国某保险箱生产企业在澳大利亚考察对发现与自家企业“同品牌”“同样式”产品在市场销售。企业负责人感慨:“我们好不容易创出来的品牌,仿冒品马上来分享我们的成果了”。还有中国某生产笔类文具产品的企业,其产品打入全球市场后发现有诸多仿冒品。该集团法律顾问表示,“自2005年以来,与我们一模一样或近似的产品常常出现在海外市场,有些还直接打着我们品牌的旗号。这些产品不仅侵犯我们的专利,也侵犯了我们的商标和商业利益。”


  此外,还有一些中国企业的商标(或品牌、字号等)因被一定程度模仿,招致消费者认知混淆的情况也较多出现,这在跨境电商平台中尤为突出。《维权指南》指出,这些仿冒产品蚕食了企业的市场份额,给企业利益带来严重损失。


  适时制定策略积极应对纠纷


  “当商标权益在海外被侵害时,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发展需求,审慎考量、权衡利弊,制订应对策略。”陈天翼表示,在商标被抢注纠纷中,企业可以将该品牌在被抢注国的未来市场利益与维权成本进行比较分析;在商标被侵权纠纷中,企业可以重点将因商标侵权带来的市场份额损失、声誉负面影响等与维权成本进行比较分析,以此来进行决策,降低企业损失。


  在维权过程中,企业也可以根据各国制度环境的不同选择合适方式和途径化解纠纷。例如,一些国家司法体系维权时间较长或审判专业度不高,企业可以优先选择较为高效的行政体系开展救济;一些国家仲裁或调解等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较为发达,也可充分利用。


  《维权指南》指出,在商标在海外被抢注、被侵权的案件中,证据往往会发挥尤为关键的作用,证据是否充分很大程度上决定维权能否成功。因此企业要重视证据的搜集和保存。


  企业在维权过程中,应当注意收集自有商标在注册国的使用证据、自有商标已经驰名的相关证据、能够证明对方恶意抢注的有关证据等。对于收集到的使用证据,建议分年度、分类别进行存放保管。这将有助于企业有序管理文档,同时,对于应对随时发生的“基于注册后连续3年或者5年的不使用撤销”也十分有利。(记者钱颜)


  转自:中国贸易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