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制造业的'空心化',让其在此次疫情应对中有些力不从心。"从3月18日美国宣布启动《国防生产法案》,到4月8日美国政府与通用汽车签订首个用于呼吸机生产的合同,经历了整整21天,而且根据合同规定,首批呼吸机交付时间晚至今年6月。4月1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智库安全产业所所长高宏在接受中国质量报记者专访时称,中国应吸取美国前车之鉴,警惕"脱实向虚"风险。
应对全球性危机离不开强大的工业基础,这早在"二战"时期便已被证明。当时,在很多国家军队都吃不饱的情况下,美国可口可乐的产量却超过了100亿瓶。而且,美国1944年的钢铁产量超过了8000万吨,比主要参战国家的总和还多。用高宏的话说,"美国人是用工业碾压了德意日法西斯"。
不过,曾经引以为傲的应急生产能力却因美国经济的"脱实向虚"大受影响。如今美国的制造业仅占GDP的11%左右,而且随着美国本土企业将大量产能转移至海外,短期内想迅速转产扩产疫情中急需的医疗物资,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号称要给美国生产呼吸机的特斯拉CEO马斯克,已经从中国订购了1000多台呼吸机发往美国就是一例。"高宏说。
与美国一时间手足无措形成对照,我国工业生产保障应急物资供给的表现十分优异。据高宏介绍,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面对口罩、医用防护服等防疫物资严重紧缺的情况,国家迅速组织企业增产扩能。2月29日,全国口罩日产量达到1.16亿只,是2月1日的12倍,医用N95口罩日产量达到166万只,医用防护服从日产0.87万件跃升至30多万件。
"在突发危机面前,中国充分利用全球最完备工业体系,最大程度地发挥出中国制造的强大运转能力。在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医疗物资产能大幅提升的情况下,中国更是尽可能为他国提供医疗防护物资,支持全球抗疫。"高宏说,中国工业体系正在撑起当今世界战"疫"的责任。
4月10日召开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透露,截至目前,中国政府已经或正在向127个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提供包括医用口罩、防护服、检测试剂等在内的物资援助。
高宏说,更加难能可贵的是,疫情发生以来,中国从未对口罩等防护物资设置贸易管制措施,也从未发布过有关口罩及其生产原材料出口的禁令,中国积极开放商业渠道,企业可以按照市场化原则,向有关国家出口急需的个人防护产品和医疗设备。
尽管表现优异,但高宏仍然提醒中国制造业要警惕"脱实向虚"风险。他说,"我国人口多、底子薄,'脱实向虚'对我们稳定自己在世界产业链中的地位,参与国际竞争会产生致命损失。"
近年来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多次提及,振兴实体经济,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也在多个场合呼吁对中国制造保持清醒认识。他坦言"中国制造"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强大,在全球制造业的四级梯队中,中国还处于第三梯队,而且这种格局在短时间内难有根本性改变。要成为制造强国至少要再努力30年。
高宏指出,在此次疫情防控中,我国制造业也暴露出短板。"包括有创呼吸机在内的一些高端医疗设备及核心零部件无法自给。"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4月8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透露,我国有创呼吸机周产能约2200台,不足全球1/5,想满足全球疫情防控需求是不现实的。而且生产呼吸机所需的压缩机、比例阀、涡轮、传感器等核心零部件也大都依赖进口。
"这便是为什么全球都希望中国能够提供足够的呼吸机,而我们却无法抓住机会的原因。"高宏说,虽然我国基础工业制造能力已经得到了很大提升,但是在高端制造领域仍然有待补足。
"我们还要提升工业应急生产的制度'免疫力'。"高宏说,强大的工业生产体系转换成应急生产能力,需要建立应急状态下企业扩产转产机制,健全相关法规和制度。要引导应急物资生产企业提升平急转换能力,对重要原辅材料、关键生产设备等进行应急调度保障,加强上下游对接,提升供应链韧性弹性,建立健全生产平急转换机制。
转自:中国质量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