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以下简称“乘联会”)获悉,2月汽车零售市场受新冠肺炎疫情因素影响巨大。自春节放假开始,全国各地经销商零售基本闭店、全面停止销售服务运营,导致绝大部分经销店2月前三周的零售销量基本为零。
“2月,乘用车市场整体低迷,原因在于汽车企业恢复生产节奏相对较慢。从终端销售恢复来看,整个开工率、复工率较低。全国各地处于相同政策法规的约束,加之人群到经销店率极低的共同影响,致使2月车市普遍低迷。”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分析。
他同时预测,2020年中国汽车销量预计同比下滑8%。
2月乘用车零售增速同比下滑80%
2020年乘用车市场零售开局,整体表现不强。
数据显示,2月第一周的乘用车市场零售处于冰封状态,第一周日均零售811辆,同比增速下降96%。第一周销量总体偏低。
第二周的零售达到日均4100辆,同比增速下降89%,2月的前两周的零售同比下滑92%,零售市场的回暖较慢。
第三周的零售达到日均5411辆,同比增速下降83%,第三周环比第二周的零售增长32%,市场回暖幅度不算太快。
第四周的零售达到日均1.6万辆,同比增速下降63%,这其中也有开店后在月末积累订单的上传。
乘联会对2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增速初步判断是达到去年同期20%,同比下滑达到80%,体现了市场的严重异常。与此同时,1-2月累计同比下降幅度达到41%,也是近20年来的最大下降。
“由于春节期间用户车辆开动率异常低迷,保养需求不强,很多经销商在综合平衡成本收益后,复工积极性普遍不高。”崔东树分析。
在其看来,2月车市去库存特征较明显,但库存车的库龄压力大,收入锐减下的资金成本增加,对经销商是严峻考验。
加之疫情期间部分地区车辆上牌手续暂停,因此2月交付亦有延期的现象,这些因素抑制了消费者购车的积极性。
“也应看到,2月生产的唯一亮点是救护车的生产量倍增,拉动轻客表现异常突出。湖北车企的复工复产更为艰难,但湖北车企的昂扬斗志,为经销商纾困解难做出较大努力。”崔东树说。
值得关注的是,作为制造业产业链最长的行业,乘用车企业复工更需要产业链协同互助。上汽通用五菱、比亚迪、广汽等企业等迅速转产口罩等防疫物资,正为产业链复工创造更加安全的环境。
全年零售预期下滑8% 五月车市恢复正常
已经到来的3月有22个工作日,有利于产销恢复。
崔东树分析,目前疫情已经呈世界范围内蔓延的趋势,甚至有倒流国内风险,因此国内各地对疫情的防控力度仍紧抓不懈、慎终如始。由于小区的封闭管理及商业恢复迟缓,3月初的4S经销店人气恢复仍相对缓慢。新车零售恢复将有赖于疫情缓解后社区活动的恢复。
与此同时,由于目前很多人复工后仍是居家办公,加之各地中小学学校没有开学,全国2亿学生暂无出行需求,因此目前家庭对第二辆车需求也非特别迫切。
“车市零售恢复是拉动产业链复苏的关键,零售强则产业链难题都容易化解。疫情影响了零售时间,渠道老款库存本应2月顺利清理实现切换,3月开始各类年款新车上市。但目前的时间错位,加之北京车展延期,新车上市节奏被迫延后,由此也导致经销商进货节奏放慢。”崔东树表示。
在其看来,拉动产业链恢复活力的最重要因素还是消费拉动生产,只要车市零售卖得好,产业链的问题就容易克服,也会给相关领域带来更大的信心溢出。
由于受到抑制的2月原有需求延缓释放,3月上半月的零售将有一定的加速回暖迹象。不过由于第三产业受疫情冲击较大,3月中旬后的零售恢复可能偏弱,复产的速度预计也将快于零售回升的速度。
根据经济普查数据,制造业就业人口近几年锐减到1.2亿人,而批发零售服务等三产就业人数暴增到2亿人,建筑和房地产业8200万人。这些第三产业和建筑业等需求推动历年的春季工程和三产业购车潮相对较强。
然而,截至目前第三产业中餐饮服务等行业尚未恢复正常营业,春季新车购买力堪忧。三产行业从业人员的购车需求恢复将有一个过程,如果疫情积压的消费需求释放后回归平淡,则产销矛盾会逐步体现。因此谨慎产销仍然必要。
“按照正常的4月末解除疫情判断,目前看2月车市低迷超预期,3-4月的车市回暖速度较慢,5月后预计恢复正常。”崔东树预测。
在其看来,如果国家层面再没有强力的刺激政策,2020年车市的负增长幅度可能进一步加大, “目前预计2020年零售预测为同比下滑8%,较2019年末的预期下调9个百分点。”崔东树说。
值得关注的是,为刺激汽车市场,多地政府已经相继出台了相关政策。日前,广州市政府在相关文件中提出,2020年3月至12月底,对个人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给予每车1万元综合性补贴。深圳市则在国家补贴之外,额外给予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补贴。
汽车产业链也已迎来全面复工。来自工信部3月4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3月3日24时,16家重点整车集团主要生产基地开工率已达84.1%,员工复岗率达到66.5%。(中国工业报记者 余娜)
转自:中国工业新闻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