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2019年12月发布的《中国能源化工产业发展报告》,2019年我国聚乙烯新增产能160万吨,至1942万吨;预计2020年新增产能步伐进一步加快。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聚乙烯消费国,占全球聚乙烯消费量的30%。尽管随着基数增大和经济增速放缓,我国需求增速有所下降,但市场潜力依然很大。目前,我国人均聚乙烯消费量约18千克,与美国、韩国、日本及西欧等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未来,聚乙烯需求增长空间还很大,仍是聚乙烯产业发展机遇期,但需要看到,产业面临着诸多挑战。
产能快速增长,市场竞争主体增多,行业利润下滑
2019年12月30日,荣盛石化发布公告,宣布其控股子公司浙江石化4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一期)全面投产。投产半个月,1月13日,浙江石化第一船聚烯烃产品离岛,巨无霸民营炼厂进入市场。
我国聚乙烯市场已经形成了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中国海油等央企,中沙(天津)石化、中韩(武汉)石化、中海壳牌等合资企业,荣盛石化、浙江石化等民营企业,煤化工企业及进口产品多主体互动的供应格局。
随着炼化领域的进一步开放,民营企业、外商独资企业新建项目陆续投产,产能将快速增长。预计2023年我国HDPE产能从2018年的700万吨,增长到1300万吨;LLDPE产能将从2018年的815万吨,增长到1233万吨;LDPE产能将从2018年的291万吨增长到490万吨。
总体来看,聚乙烯产能增幅和年均增长率分别高达67%和10.8%,远高于需求增幅(32%)和需求增长率(5.7%),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庞大的新增产能投产预期,让供应端压力持续加大,加上经济增速放缓,下游需求增幅不及预期,聚乙烯产品价格持续下跌。2019年,部分产品价格持续下行至阶段性低位,行业利润下滑。
产品同质化严重,高端产品严重依赖进口
随着我国新增产能的陆续投产,产品同质化现象将加剧,竞争也更加激烈,中国聚乙烯市场将成为同质化产品的红海。同时由于研发能力不足,且技术拥有者又不对外转让,一些高端聚乙烯产品不得不依赖进口。2018年,我国己烯共聚聚乙烯、辛烯共聚聚乙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茂金属聚乙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等高端聚乙烯进口量近600万吨,自给率不到40%,占聚乙烯总进口量的四成以上。
低成本进口产品冲击仍将继续
中东的资源禀赋决定了其是全球聚乙烯生产成本最低的地区。我国每年都从中东进口大量的聚乙烯,2018年进口量为740.4万吨,占我国聚乙烯总进口量的53.7%。未来中东对我国聚乙烯市场的冲击仍将继续。
冲击不仅来自中东。在太平洋的另一侧,美国页岩气革命正助力美国化工业复苏崛起,成为全球低成本化工产品生产基地。美国聚乙烯产品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大大提升。预计到2023年,美国新增聚乙烯产能近650万吨,约占全球新增产能的1/3。而这些新增产能并不能在该国已经饱和的市场释放,生产商必须将目光转向海外,比如中国。
技术依赖引进,创新能力不强
2018年,我国聚乙烯产能1807万吨,其中46%采用Univation公司的Unipol气相工艺,17%采用利安德巴塞尔公司的淤浆法工艺,技术对外依存度超过了90%。行业仍然处于依靠引进技术、进行大规模投资建设的追赶期。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内外的创新体系尚未形成,产品集中在中低端领域,自主创新水平提升任重而道远。
行业标准、政策法规对产品性能、生产过程等提出更高要求
国务院2016年印发的《“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和2015年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对发展医用原材料高度重视,提出了要提升医用级基础原材料的标准。
2018年5月1日,强制性国家标准《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实施,将薄膜厚度从0.008毫米增至0.01毫米。同时,配套修改了力学性能指标,防止企业为增加厚度而加入过多的再生料,降低产品质量和可回收性。
2018年,欧盟通过了禁塑令,明确表示从2021年起要全面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产品。据不完全统计,全球已有60多个国家出台了限制塑料使用的政策或法令,通过对塑料袋征税、自愿协议、全面禁令等方式推广生物可降解材料。
我国吉林省和海南省也于2015年和2019年先后印发了有关“全面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的法规文件。这些行业标准、政策法规都对聚乙烯产品的性能及生产过程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转自:中国石化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