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分依赖政策 国产氢燃料电池系统短板渐显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0-01-03





  核心阅读  对于国内企业而言,借鉴学习国外先进技术是站稳脚跟的第一步。但专家指出,引进国外技术也有风险,很可能引进的是国外更新迭代后的淘汰技术


  “伴随氢能产业升温,虽然氢燃料电池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从产业链整体情况看,仍不尽如人意,氢燃料电池的技术水平有待提高,国产化制造能力有待提升,生产工艺与技术装备需要进一步创新和优化,燃料电池市场环境不稳定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在日前于张家港举办的“燃料电池与关键部件制造装备技术研讨会暨燃料电池生产企业调研座谈会”上,与会专家表示。


  过分依赖政策


  厂商陷入“等风来”被动局面


  自今年3月,“推动充电、加氢等设施建设”等内容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以来,业内敏感地意识到,国家对氢能产业的重视已上升到一个新高度。对于一个尚未成熟的新兴产业而言,国家政策的支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对于大部分燃料电池厂商而言,产业扶持政策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成为提振信心的强心剂,也可能使厂商陷入过度依赖症。广东国鸿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对此有着直观感受。


  “燃料电池的生产成本高昂,只有政府发布相应的补贴政策才能推动批量化生产与成本下降的联动反应。” 在广东国鸿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燕希强看来,氢燃料电池行业目前远未达到完全市场化的程度,因此需要国家层面和各级政府的大力扶持。


  据燕希强介绍,受益于广东省的政策支持和佛山云浮占国内一半以上的加氢站布局规划,公司建设了氢能产业基地,投产了燃料电池电堆生产线,生产的系统和电堆可直接在产业园内装车进行产业化推广,目前已经形成了完善的加氢站的网络布局。


  “作为燃料电池零部件生产商,随着政策变更产量计划是业内常态,通常在年初为了防止资金压力过大,不会设置太多产量,而年底的订单数量可能会因政策变化突增,这样不均衡的生产模式大大制约了整个产业的发展。” 燕希强坦言,享受政策红利的同时,对政策的过度依赖也可能让行业发展处于被动。


  “目前来看,国内氢能产业还不是市场驱动的产业,而是处于市场导入期的政策驱动的产业。”浙江锋源董事长王海峰在会上直言不讳指出。


  国产部件仍需验证


  产品一致性与稳定性有待加强


  近年来,国产化燃料电池核心部件在适应市场与寻求市场接纳中发展。


  对于国内很多企业而言,借鉴学习国外先进技术是站稳脚跟的第一步。但专家指出,引进国外技术也有风险,很可能引进的是国外更新迭代后的淘汰技术。


  除了最新技术缺失外,国产零部件的一致性和稳定性缺乏验证,也使得相关厂商陷入窘境。


  “对国产零部件的市场接受程度低,主要是囿于产品验证,进口产品已经历较长时间的推广和验证,相比之下,近一两年才推向市场的国产产品或基于国产体系的电堆、电池系统,由于没有长时间的验证,导致市场推广艰难。”王海峰告诉记者。


  “希望整个行业对国产氢燃料电池系统及零部件有信心,现在很多技术尤其是在涂层装备和工艺方面,我们不比国外差。”福宜氢能总经理褚家宝向记者表示。


  与此同时,市场的不规范、不稳定,产品缺乏一致性也掣肘产业发展。一家给指定客户做非标定制燃料电池零部件的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燃料电池市场规范性欠缺,不同厂商生产燃料电池及各个核心部件时工艺不一样,产品一致性无从谈起,因此如何契合客户的工艺是目前较为棘手的问题。与此同时,在商业化应用还未成熟的当下,产能提升缓慢,在推动产业发展的同时如何保证利润,也是行业面临的问题。


  支持国产化


  亟需建立市场推广机制和政策导向


  显然,燃料电池核心技术与成本突围离不开产业自身的技术进步和外在力量的引导与扶持。


  国内的氢燃料电池厂商以及国产化零部件的生产企业如何获得市场的认可?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智能制造分会刘前军指出,可在研发初期建立产学研用团队,并与用户合作建立初步信任,同时,行业协会可以组织技术装备成果的鉴定和推广,邀请业内包括专家和用户,对产品的技术参数和可靠性做全方位的评价。


  除了市场需求的建立和认可,政府对国产化零部件生产企业的扶持也尤为重要。王海峰向记者强调:“燃料电池系统数据积累的基础是电堆及核心零部件材料体系,当这些零部件发生替换时,之前的积累的数据只有参考价值,不再精确。”因此,要特别重视在国产化零部件核心材料体系基础上的数据积累,否则是帮外国生产商验证产品。


  此外,王海峰建议,可以借鉴此前电动汽车补贴的白名单模式,扶持生产氢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的国内企业。(实习记者 仲蕊)


  转自:中国能源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