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全国住宅市场成交整体平淡,传统的"红五月"行情并未出现。即使在五一黄金周期间,更多人还是选择拜访亲友、外出旅游等,而非看房、购房。
业内分析认为,2019年3月份以来房地产市场出现的短暂"小阳春"并未持续,5月份销售市场整体低迷,多数城市项目案场实际到访量不尽如人意,成交量大幅回落。
2019开年以来"北三县"楼市销售价格有所上涨,前来看房的人数明显增加。截至5月份,受到严格限购政策影响,销售数量基本处于休眠状态,房地产去库存压力凸显。
不仅仅是环北京地区,克而瑞研究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5月份以来,各线城市房地产市场普遍低迷。以五一黄金周的成交数据为例,受监测的40个重点城市累计成交16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55%。各线城市成交量皆有回落,二线城市以-68%同比跌幅居首。
具体来看,4个一线城市成交量同比下降27%,北京、上海和广州均有不同程度的回落,北京低至1.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75%。深圳市场回暖,成交量同比增长41%。11个二线城市成交量降至历史低位,同比下降68%。合肥、长沙、青岛等市场显著转冷,成交量同比跌幅超-70%,南京、成都更是超-80%。
25个三四线城市成交量同比下降43%,各城市市场显著分化。其中,惠州、温州、湖州市场热度明显不及去年同期,成交量同比均腰斩。五一假期扬州、韶关楼市异常冷清,成交量均不足1万平方米,同比跌幅超-90%。
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北京楼市库存已经达到7.13万套,创下近8年来新高。事实上,北京楼市在近一年的时间中库存上涨近2万套,上涨幅度高达42%,尤其是2018年下半年再次出现了明显的供应井喷现象。
"一方面,北京市场过去2年土地供应规模逐渐开始反映到住宅房源数量上,预计后续还将有大量上市。另一方面,供应扎堆现象明显,购房者仍然全面观望,这使得供大于求局面不断加剧。"张大伟表示。
根据易居房地产研究院针对全国百城住宅库存的监测数据,截至2019年3月底,受监测的100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库存总量为4501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0%。观察历史数据,2018年9月份以来,百城住宅库存一改此前持续下降的态势,开始步入上行通道。
"预计二季度库存依然会有攀升的可能。"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分析表示,2019年3月,受监测的100个城市中,有51个城市库存出现了同比增长现象。其中惠州、福州和廊坊3个城市的库存上升速度较快,同比增速分别达到104%、82%和79%。
对比各线城市库存数据,可以看出,三四线城市库存拉升的态势更为明显。2018年11月份以来,三四线城市库存就呈现了持续性的环比和同比正增长态势。尤其是,近5个月来三四线城市的库存一直在明显攀升。严跃进指出,"三四线楼市已经步入明显降温通道,进而使得库存去化压力重新增加。"
由于近一个月来部分城市土地市场升温,从4月开始到现在,已经有接近20个部委与城市发布了各种房地产收紧类的调控政策,对于房价明显上涨城市进行的政策调整频繁出现,苏州等城市甚至连续发布收紧性调控政策。
其中,住建部在4月19日对6个城市进行预警提示的基础上,近期又对近3个月新建商品住宅、二手住宅价格指数累计涨幅较大的佛山、苏州、大连、南宁4个城市进行了预警提示。
"住建部连续2次发布城市价格上涨预警提示,预警、约谈、问责机制再次出现。"张大伟分析认为,住建部再次明确要求房住不炒,对于房地产市场出现波动的城市及时提示、指导,对于落实"平稳本地房地产市场"任务不利的地方政府,进行约谈及至按照有关程序、会同有关部门进行问责。意味着全国房地产的调控力度将依然维持之前的高温状态。"继续保持调控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加强房地产市场供需双向调节,改善住房供应结构,支持合理自住需求,坚决遏制投机炒房"。
克而瑞研究中心研究员杨科伟分析认为,楼市"红五月"开局不佳,五一小长假楼市成交遇冷。另一方面,由于5、6两月乃是房企集中冲刺半年度业绩的关键期,企业推案、营销热情持续高涨,市场供应规模有望维持在较高水平。从目前的市场行情来看,城市成交分化格局将延续更长时间,一二线城市市场需求相对充足,成交量仍可能维持高位;三四线城市难言乐观,房地产市场依旧面临一定的调整压力。
值得一提的是,楼市寒冬给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一定影响。在一些区域,房地产开发放缓,开发量降低,使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持续降低。因房地产行业涉及面较广,楼市休眠致使建筑、房地产中介、装修、家电等相关行业发展放缓,收入滑坡。一些区域一半左右房产中介关门停业。部分开发商库存高、回款困难,出现裁员现象,其承担的棚户区改造项目进展也受到影响。
面对楼市低迷态势,环京地区部分区域主动求变,开始谋求转型发展,破解"房地产依赖症",例如大力发展"大智移云"(大数据、智能制造、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高新产业以及高端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并根据当地特色,积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2018年在房地产市场较"冷"时依然实现了经济增长。(记者 刘红霞 综合报道)
转自:中国产经新闻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