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转型升级需高度警惕人口红利衰减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9-03-26





  ■ 推动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既需要人力资源以提供智力支撑,也需要庞大人口基数提供市场支撑。因此需要谨防中国人口增长的衰减对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消极影响。


  ■ 人口减少导致部分制造业产品需求市场萎缩,倒逼产能过剩,削弱产业升级动因。对此,各行业要"因地制宜"地挖掘被服务对象的潜在需求,延长原有产业服务提供的前后链条,即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


  随着"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人口问题被热议。但是,人口红利衰减更多是作为社会问题被关注,而产业界似乎只是接受和等待。实际上,2003年出现的"民工荒"就已经预示了中国劳动力无限供给时代的结束。近期,人工智能、高端芯片等企业纷纷抬高"抢人"价码,让中小企业不堪重负,其背后原因就是人口红利消耗殆尽。转型升级,人才为本;没有人口,哪有人才?


  人口负增长阻碍制造业转型升级


  中国目前的生育率已在全球主要国家中排名倒数。根据《人口和社会发展报告2014》显示,我国已进入世界低生育率国家行列。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大陆地区的生育率仅有1.18。这个数字意味着平均每100对夫妻即200个人,仅诞生118名后代。中国大陆的生育率甚至低于众所周知的日本。


  如果保持目前人口繁衍态势不变,中国人口数量将在未来急剧缩减。根据联合国人口署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以1.18的生育率为参照,如果以每十年为一个周期,中国的人口规模将在未来数十年里急剧缩小。到2166年将跌至1亿人,到2216年,中国大陆人口仅有0.4亿人。


  我国要促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应当从"供、需"两端同时发力。在"供"端,制造业转型升级主要依靠创新驱动,为此要确保创新活动所必需的智力资源。在"需"端,要培育出一个对先进制造业技术有重大需求、能够持续刺激鼓励研发活动的繁荣市场。人口的规模从"供、需"两端深刻影响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目前逐渐萎缩的人口规模无法支撑制造业转型升级所需的智力基数。制造业转型升级有赖于创新活动,创新活动有赖于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固然可以通过高等教育来批量培养,但前提是必须要有足够大的人口基数以供从中选拔。即使不断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单位人口规模能培养出的创新人才数量也是有上限的。此外,人才最具创新能力的年龄段集中于30~40岁期间,1950年以来的诺贝尔奖得主取得研究成果时的平均年龄在37.1岁,过了这个阶段,人才的创新能力会逐渐衰退。因此,无论是从选拔率还是年龄段考虑,都需要维持足够规模的人口基数。日渐萎缩的人口基数使创新人才的选拔培养成为"无源之水"。这种人口基数对创新活动的效应可以以日本近年来专利数的变化为例。日本一直是创新大国,具有优质的高等教育。但是在单位规模人口的创新能力几乎达到极限后,随着人口数量的缩减,作为创新成果重要表现形式的专利数量也在减少。


  衰退的人口基数倒逼部分制造业产能呈现"过剩"状态,消弭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内在动力。人口数量衰退直接压缩整个国家对基础设施的数量需求,包括水利、电力、交通等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能力都会过剩,比如高铁的建设工程可能会放缓。国内市场不再需要、也无法满足部分强大制造业的发展需求了。如果仅靠政府强力扶持而无足够的市场刺激,许多重大高端装备技术缺乏升级的后劲。


  从供需两端应对挑战


  如何应对人口红利衰减带来的挑战?


  在产业转型升级的"供"端,要引导"产学研"充分利用新一轮科技革命趋势辅助创新活动。现阶段,单个创新主体受限于生理(年龄等)、知识储备(高等教育质量)等因素,自身的创新峰值难有质的提高。不过,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发酵,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蓬勃兴起,这些新技术及其具体应用产物或许能够为创新活动增添动力,产业主管部门应当鼓励引导各具体产业从新科技中探索有助于本产业转型升级的技术路径。


  在产业转型升级的"需"端,要把可能因为人口减少形成的"横向过剩产能"转化成"纵向需求产能"。人口减少导致部分制造业产品需求市场萎缩,倒逼产能过剩,削弱产业升级动因。对此,各行业要"因地制宜"地挖掘被服务对象的潜在需求,延长原有产业服务提供的前后链条,即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提升与单个市场主体交易所需的产能,从而放大单位基数交易的收益。


  "产学政研"各界要针对人口减少对具体产业类别转型升级的具体影响进行预估。人口问题不仅是社会问题,也产生产业效应。但是人口减少对不同产业的效应"正负""大小"不一,各产业宜提前进行"摸底"和估算,好未雨绸缪。计生部门要继续调整和完善生育政策,而产业、科技部门要通过落实《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等下大气力提高劳动力素质和创新能力,实现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的转变。(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王夙)


  转自:中国工业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