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和新业态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融合更加深入,网络空间安全人才短缺的问题迅速浮出水面。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院长毛明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我国网络信息产业出现的“缺芯少魂”“被卡脖子”等问题,归根到底是高端人才匮乏、原始创新能力不足的一种反映。因此,必须高度重视与加快培养高素质的网络空间安全人才,为推进网络强国建设和维护网络空间安全提供人才支撑。
高端人才匮乏成为“发展的烦恼”
“长期以来,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面临着诸如‘缺芯少魂’‘被卡脖子’,以及‘在别人地基上建房子’等尴尬和烦恼。很多核心器件或软件依赖进口,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信息安全面临重大隐患。”毛明说,这些问题,都反映出我国高端领军人才及团队依然比较缺乏,尤其是创新型人才、团队和企业更加匮乏。
我国虽然是科技人才资源大国,但不是科技人才资源强国。与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的需求相比,当前我国网络空间安全人才数量和质量还存在着较大差距。
权威数据显示,我国对网络空间安全人才的需求在2017年上半年飙升了232%,当前网络空间安全人才数量缺口高达70万,预计到2020年将超过140万。目前,高校作为网络空间人才培养的主渠道,我国在该领域仅有160多所院校开设相关专业,乐观估计每年培养规模也仅在两万人左右,不足以支撑这百万量级的人才需求。而且,由于网络安全产业发展迅速,网络空间安全学科与专业建设不能及时跟上,导致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模式不成熟、体系不完善等矛盾较为突出。
不仅如此,在我国网络空间安全人才短缺的情况下,网络空间安全相关专业毕业生每年仍有大量人员出国留学或进入外资企业工作,人才流失现象严重。
而与之相对应的是,随着信息化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空间已经成为继陆、海、空、天之后的又一个重要空间,它是除传统战争之外,国与国之间博弈的“主阵地”,是国家网络空间安全的主战场,也将成为未来战争的“主阵地”。所以,这一领域对网络安全人才的需求相当迫切,也日趋呈现出井喷之势。
人才兴,则事业兴;人才强,则国家强。毛明说,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必须坚持党和国家的战略导向和国际视野,努力造就一大批创新型拔尖人才,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只有持续不断地培养造就国际水平的科学家、网络科技领军人才、卓越工程师、高水平创新团队,抢占全球网络空间安全科技竞争制高点,才能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地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中。
构建网络安全人才高水平培养体系
为满足国家安全战略发展需要,2015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原有信息安全二级学科的基础上,批准增设“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以加强网络空间安全学科专业建设。该学科专业虽起步较晚,但起点和标准高。
中央网信办联合或指导相关部门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网络安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意见》、《一流网络安全学院建设示范项目管理办法》、《“网络安全优秀教师奖”奖励办法》等指导意见或实施办法,突出内涵式高质量发展要求,推动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健全。
根据毛明介绍,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体系由学科、专业、课程、教材、管理、思想政治工作等体系组成,其中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穿于整个体系之中。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体系应该扎根于中国本土,立足于补齐中国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及创新能力的“短板”。而且,由于网络空间安全具有地位特殊、应用广泛、技术尖端、对抗激烈、覆盖面广等显著特点,因此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必须体现这些特点,顺应网络空间安全未来发展方向。
具体而言,一是提高政治站位,从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二是满足实际需求,为党和政府及各类组织精准培养掌握网络基础设施、网络信息经济、网络空间对抗、网络空间安全监管与治理、网络空间国际合作等知识与技能的各方面可靠人才;三是突出培养重点,着力塑造忠诚可靠、自主创新能力与竞争意识强、掌握核心技术的卓越人才。
形成高校为主、多方参与的培养新格局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全国有160多所高校开设了信息安全或网络空间安全专业。毛明认为,由于每所高校办学层次、办学水平和办学定位都不尽相同,因此应坚持分层分类育人理念。
其中,被列入“双一流”建设的大学或学科,应着眼于培养具有国际水平的网络空间安全科技领军人才,参与网络空间安全国际合作,甚至主导网络空间安全国际标准制定;地方重点高校应立足于培养服务当地网络空间安全事业,并主导地方网络空间安全建设的人才;行业性院校应致力于培养在行业内为网络空间安全建设“挑大梁”的人才。每类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都具有相应的要求和特色。
而且,由于网络空间安全人才缺口较大,加上网络空间安全人才是高科技人才,工作转换与职业发展的机会多、空间大,具有更大的流动性,仅靠高等学校培养网络空间安全人才的单一途径,还不能满足党和国家网络空间安全事业发展的需要,因此还应坚持多元协同育人的理念,广泛发动政府机构、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及社会组织等相关用人单位,同向同行,增强合力,形成以高校为主体、广大用人单位协同发力的人才培养新格局。用人单位应依据国家网络强国战略、网络空间安全战略,运用现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先进理念及方法,协调推进网络空间安全人才的“选”、“用”、“育”、“留”等一系列活动,促使各项管理职能有机契合与相辅相成,提升管理整体效应。
从国家和社会层面上讲,要进一步加大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力度,创新选才、引才、育才及留才的举措和办法。改革和完善人才引进各项配套制度,健全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为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发挥聪明才智和施展才华创造良好的条件、营造宽松的环境、提供广阔的平台,形成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创造力迸发、活力涌流的良好局面。(记者 张汉青)
转自:经济参考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