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约束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会议指出,加强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约束,是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国有企业降杠杆、防范化解国有企业债务风险的重要举措。
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副院长李东红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我国总体杠杆率虽然基本保持稳定,但是国有企业的杠杆率却始终居高不下,为此,此次出台的《意见》将重点放在了国企部门上。
负债率居高不下三大行业成“重灾区”
根据今年4月末财政部发布的2018年1—3月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经济运行情况,3月末,国有企业资产总额164万亿元,负债总额106.6万亿元。经计算可得,3月末国企负债率接近65%。这一数据尽管比2017年6月末65.6%的数字有所降低,但和国内企业平均水平相比仍然偏高。例如,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3月末,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6.4%。也就是说,国企负债率水平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8个百分点以上。
“如果国有企业负债率进一步上升,势必会给我国社会运行和经济发展积累更多的矛盾和问题。”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周丽莎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以国有企业为代表的非金融企业部门,其债务大都来自银行信贷及其他直接融资形式,规模庞大。一些质量不高、缺乏活力的国有企业甚至“僵尸企业”占据大量信贷资源,导致部分国企产能结构严重失衡、杠杆率不断高企,也成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阻力最大的领域之一。
据周丽莎介绍,目前,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最高的三个行业分别是化工、煤炭和钢铁。这些行业多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具有高杠杆运行的性质,投资回报率较低。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多年,出于国企管理“出成绩”等因素考量,国企杠杆率缺乏刚性约束,有的企业不计亏损扩大规模,违反了市场自身调节产能的规律。同时,国企往往是银行贷款的“座上宾”,信贷占据其融资的较大比重,国企导致银行不良率的压力较大。降低国有企业杠杆率,应成为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的主要领域。
多措并举国企去杠杆初见成效
事实上,为了降低国有资产的负债率,国务院和国务院国资委曾多次强调降低国企负债率、推进国企降杠杆工作的重要性。
去年10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与《关于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的指导意见》,提出须将降杠杆纳入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对国有企业的业绩考核体系。
今年1月国务院国资委在京召开的中央企业、地方国资委负责人会议也提出:努力推动国有企业效益实现稳定增长,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回报率进一步提升,企业流动资产周转率进一步提高,资产负债率进一步下降。
今年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下一步,要继续把国有企业作为重中之重,结合国企改革、去产能、降成本等举措,进一步推动降杠杆。
通过一系列措施,央企国企降低负债率的工作取得一定成效。数据显示,2017年国企资产负债率为65.7%,相比上一年下降0.4个百分点。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5.5%,相比上一年下降0.3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截至2017年年末,中央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亦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
有业内人士表示,整体来看,国有企业的负债率降幅并不是很大。但是,在周丽莎看来,0.4个百分点虽然看似不大,但由于央企规模较为庞大,所以去年央企平均资产负债率能够下降0.4%其实是非常不容易的。
专家支招:分类施策,有扶有控
国企杠杆率居高不下,不仅会引发金融风险,还会造成产能结构失衡等一系列问题,并最终影响宏观经济的发展。那么,到底该如何去杠杆,降低企业资产负债率呢?
周丽莎给出了三点建议:首先,要尊重经济规律,充分考虑不同类型行业和企业的杠杆特征,分类施策,有扶有控,不搞“一刀切”,防止一哄而起,稳妥有序地予以推进。分类清理企业存量资产。规范化清理资产,做好闲置存量资产相关尽职调查、资产清查、财产评估等工作,清退无效资产,实现人资分离,使资产达到可交易状态。
其次,要积极探索“僵尸企业”债务有效处置方式,通过市场化、法治化方式实现“僵尸企业”退出信贷市场,以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同时,加快完善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建立激励约束机制,提高国有企业利率敏感度,提高信贷资源的配置效率。
再次,要加大高资产和产能过剩行业的降杠杆力度。通过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依法依规实施企业破产等措施,有序降低国企负债率,为资金腾挪出足够空间。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公共资产研究中心主任文宗瑜则认为,“首先要加强企业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其次是加快转型,加快产品结构的调整,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增加企业的营业收入。再次,也是更重要的,要从体制上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非公资本,进行产权多元化。非公资本拿了钱进来,成为股东,这样各个股东都会对企业的经营进行监督,这有利于企业的机制转换与创新发展。”
转自:中国企业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