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楼市开局冷清后市或反弹 应警惕新一轮炒作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8-05-09





  在楼市调控的大背景下,房价已经趋于稳定状态,为了吸引客户购房,不少开发商通常都会加快申请预售许可证的进度,不少楼盘早已经提前拿证加推,5月的“抢客”大战已打响。

loushi
(图片来源:互联网)

  但不同于去年同期的火热场面,今年多地“五一”期间的楼市较为冷清。对此,有专家指出,未来楼市出现反弹的可能性较高,应警惕新一轮楼市炒作。


  “五一”楼市低迷


  尽管众多房企推出了多种活动,但不同于去年同期的火热场面,今年“五一”的楼市较为冷清。来自中原地产的数据显示,从小长假的前两天来看,一线城市合计网签商品房住宅360套,与清明小长假前两天基本持平,同比跌幅超过了50%;而二线城市的网签量同比跌幅在30%左右。


  具体而言,据《羊城晚报》报道,广州市场人气不旺。位于番禺南浦岛的一家中介称,“五一”前两天只带两拨客人看了几套房,但是一套都没成交。位于海珠区新港西路的一家二手地产中介也透露,该店“五一”前两天没有促成一单交易。花都区二手楼市同样惨淡,一家中介公司的刘姓销售人员称,假期只签了一张单,还是在假期前就谈好了的。据网易数据中心显示,在“五一”新推2434套住宅的背景下,小长假前两天,广州新房仅成交了281套,其中4月29日成交了177套、30日成交了104套。据广州中原研究发展部监测,在2017年同期广州新推的1969套住宅中,总成交约为1303套。


  另有媒体报道称,“五一”期间北京地区多个楼盘假期前看房的客户可谓络绎不绝,商家签约砸金蛋、首付可分期等优惠活动也是层出不穷,但是成交量却并不理想。来自中原地产的数据显示,4月29日、30日北京新建住宅网签量分别是8套、3套,二手房市场住宅签约分别是145套、85套。一线城市小长假前两天合计网签商品房住宅为360套,同比跌幅超过50%。


  此外,今年“五一”假期上海楼市也延续平稳交易的格局。据上海中原地产最新统计数据的显示,小长假期间(4月29日至5月1日)上海新建商品住宅成交为7.9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减少了约7.1%。


  “五一”假期期间同样冷清的还有无锡的楼市。4月29日无锡商品房备案成交1.56万平米,备案成交套数为159套;4月30日商品房备案成交0.52万平米,备案成交套数为60套;5月1日商品房备案成交0.8万平方米,备案成交套数为82套;共计备案成交面积为2.88万平方米,备案成交套数为301套。与去年同期相比,备案成交面积同比下跌了26.9%,备案成交套数同比下跌了14.97%。


  警惕楼市反弹


  “虽然小长假网签数据并不代表整体市场走势,但从趋势来看,5-6月,全国热点城市的市场活跃度会有所提高,特别是在限价政策严格的区域,很可能会继续出台摇号销售政策。”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


  对此,上海中原地产市场分析师卢文曦也表示,虽然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上海楼市成交总量和去年同期相比略有减少,但和市场整体环境的匹配度较高,在细节上仍有不少亮点。比如成交排名榜前十位中有1个高价房项目,而去年多集中在五六万元/平方米的中端改善型产品上。不过随着近期入市项目的不断增多,并且房企多采用以价换量的举措获得了不错的去化率,也给市场的复苏带来了一定信心。市场多点开花有利于人气恢复,预计5月成交量有望继续向上。


  在供给方面,克而瑞地产研究认为,在严格的调控政策背景下,高价豪宅预售证批复越发严苛,房企依靠捂盘惜售、延迟入市,以时间换价格的可能性越来越低。此外,经过一个季度的蛰伏后,巨大的销售和资金压力、预期项目去化率下降等都使持观望态度的房企不得不放低姿态降低预售价格,被动加速项目入市,把全年的销售计划前移,以确保全年销售目标的完成。


  张大伟认为,相比2月受春节假期影响的市场低迷态势,3-4月全国主要城市的成交量是平稳的,供应量明显上升。目前大部分城市的成交量环比上涨,但相比于调控前,当前的市场成交量依然处于低迷状态,很难说回暖。但热点城市严格执行调控政策已经超过一年,刚需购房者最近入市的积极性有所提高,市场成交量已经相比于谷底时期有所恢复。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则表示,从目前来看,政策收紧的效应已经明显,继续收紧的可能性不大,利空出尽就会变成利好,楼市反弹的可能性比较高。“房住不炒”是大背景,后续房地产还是会有一些新的思路,比如发展住房租赁市场,鼓励REITs、房产信托基金等都是大趋势。


  此外,也有业内人士提醒,虽然在严控下不存在市场回暖的基础,但刚需购房者近期因舆论的影响入市积极性有所提高,出现了部分催促入市的声音,应警惕楼市炒作与中介等代理人员过度营销引发房地产市场的又一轮非理性“繁荣”。(梁倩 欧阳剑环)


  转自:中国商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