钴是制造新型电池必要的金属原料。近年来,伴随着动力汽车产业的发展,作为动力源三元电池重要原材料的钴供应持续吃紧。据统计,自2015年年底以来,国内金属钴价格整体呈现震荡上行走势,涨幅已超过230%。截至2018年2月25日,钴平均价格已达58.78万元/吨,价格突破近10年高点。在钴价暴涨的背后,我国相关行业三大隐忧日益突出。
原料严重依赖进口,寡头效应持续凸显。全球钴总储量极不平衡,刚果(金)占据总储量的54%,而中国储量仅为1.11%,其中以难开采的铜、镍伴生矿为主,独立成矿的钴矿物仅占全国保有储量的4.7%。我国是贫钴国,却是全球第一大钴需求国,2017年,我国钴需求占到全球约45%。悬殊的供需缺口使我国90%以上的钴依赖进口,其中84%进口自刚果(金)。产能高度集中导致全球钴资源基本被刚果(金)垄断。1月27日,刚果(金)议会通过了新的采矿法草案,钴因为被归为战略金属,专利税将从2%提高到5%。税收上涨后,或将进一步推高国内钴市场价。
下游需求增长强劲,供需失衡不断加剧。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钴供应量为10.8万吨,需求量为11.3万吨,缺口达4820吨。动力汽车三元电池是推动钴需求的核心源动力,近年,动力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直接打破了钴的供需平衡。以我国为例,2017年国内动力汽车产量达到79.4万辆,同比增长53.8%,到2020年预计将达到200万辆。同时,智能手机锂电池也是钴的下游主要应用终端,根据彭博社统计,全球约有四分之一的钴矿产量用于智能手机中。随着5G时代的到来,智能手机锂电池对钴的需求也有望稳定增长。除此之外,硬质合金、高温合金、移动电源等各个领域对钴的需求均平稳增长,据业内人士预计,全球2020年钴的需求量将达到15万吨左右。虽然全球需求正在迅速扩大,但由于刚果(金)政治风险、基础设施落后等原因,其主流矿山增量有限,产能无法快速释放。预计到2020年,全球钴供应短缺将扩大到1~2万吨。
相关产业加速重构,技术门槛被迫提高。暴涨的钴价对下游电池企业的经营产生直接影响,电池厂商们不得不寻求其他方式来降低对钴的依赖,一个业内趋势就是提高镍的比重,从而降低钴的比重。目前,国内动力电池三元正极材料市场以NCM523(镍钴锰配比5:2:3)为主,占比达76%,而国际市场竞逐的热点已转向高镍体系的NCM811材料。据韩国SKI电池企业称,该公司已将NCM811投入量产。报道称,特斯拉目前镍钴锰的应用比例正是8:1:1,并且在和松下合作,希望把镍的使用占比提高到85%。高镍材料由于技术门槛高,生产难度大,对企业的科研能力和研发投入都提出了更高要求。相对于日韩企业,我国NCM811的电池制造才刚刚起步,目前只局限于圆柱形动力电池生产厂家,而方形和软包电池厂家仍在安全测试阶段。钴价上涨造成的“上挤下压”的大环境,将迫使电池企业追求更高的生产技术,一些新入者的生存环境将更加艰难。(蒋丹蕾)
转自:中国国门时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