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度我国消费品遭欧美通报数量居高不下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8-02-05





  2017年,我国出口消费品遭欧美通报共1316起,占同期欧美通报消费品总数的54.31%,同比增加75起,增长6.04%,通报数量再次超半成并居榜首。其中欧盟通报(包括欧盟非食品类消费品快速预警系统和欧盟食品和饲料类快速预警系统)1174起,占同期欧盟通报数量的54.78%;美国通报(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数据)通报召回142起,占同期通报数量的50.71%。
 
  中国消费品遭欧美通报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通报产品主要是玩具。2017年,欧盟通报产品范围包括玩具、电器及设备、纺织服装/时尚物品类、食品接触产品、照明设备等26种商品,其中,玩具通报数量达546起,占通报总数的46.51%,增长25.8%,通报不合格因素集中在窒息危险253起、化学危害192起及人身伤害57起。诸如儿童餐椅、儿童推车的儿童用品和设备33起和以安全手套和防护鞋为主的防护设备27起,同比分别增长57.14%和92.86%,增长势头迅猛。服装和食品接触产品通报数则出现下降趋势,同比分别下降8.49%和11.76%。食品接触类产品中通报主要集中在塑料制品类和金属制品类,不合格原因集中在有机化合物危害和重金属及其化合物危害。美国通报产品种类中主要涉及婴幼儿用品29起,体育和娱乐用品21起,玩具17起和家用电器13起。
 
  通报不合格因素主要是化学危害。2017年,欧美通报不合格因素集中在化学危害、窒息危险和电击危险,分列前三。其中欧盟通报不合格因素涉及化学危害358起、窒息危险275起、电击危险211起。三者合计占通报风险总数的71.89%。化学危害体现在镉、铅等重金属,邻苯二甲酸盐和多环芳烃超标,主要是因为不符合欧盟REACH法规和食品接触类原料和制品法规。窒息危险中92%的通报是因触及玩具安全指令。电击危险是因触及欧盟低电压指令(LVD)而被通报。美国通报召回的产品主要是因火灾危险、窒息危险、外伤危险和电击危险,这4项占中国被美国通报总数的59.86%。
 
  遭通报产品多被采取强制性措施。在对2017年度欧美通报的处理中,采取强制性措施的958起,占通报总数的72.80%。强制措施中以强制撤市为主要措施,共计507批,占比52.92%。此外召回335起,禁止入境共计104起,销毁21批。欧美采取了禁止销售、召回、边境禁止进口、销毁、罚款等多种管理措施,形成了严密的消费品管控网络。自愿性措施的实施主体一般是企业自身,采取的措施同样会有召回、撤市、警告消费者其危险性等。采取强制性措施的商品使企业遭受巨大损失。
 
  欧盟通报国家出现新变化。欧美2017年对我国发出通报量居前五的国家有西班牙、美国、匈牙利、波兰、塞浦路斯。其中波兰通报100起,同比增长203.03%。法国通报量则由2016年的89起下降至54起,下降了39.32%。另外在出口欧盟的食品接触产品中,48.89%的通报集中在意大利和捷克两个国家。前五国家中欧盟的西班牙、匈牙利和塞浦路斯采取强制性措施比重较大,分别占本国通报数量的97.98%、100.00%和96.81%。(张凤艳 张蕾 刘新运)
 
  转自:中国国门时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频频遭遇召回 我国出口轻纺消费品质量提升刻不容缓

    质量安全问题频发,轻纺消费品国际市场进一步萎缩。自2011年开始,在东南亚等地的“蚕食”挑战下,曾经占据绝对优势的中国轻纺消费品出口全球占有率大幅下降
    2017-06-09
  • 出口消费品有害物质超标问题突出 亟待引起重视

    今年上半年,欧盟和美国共计通报和召回我国不合格消费品1153起,其中,欧盟非食品类快速预警系统(RAPEX)共发布1007起产品通报,涉及我国出口不合格消费品543起,占欧盟通报总数的53 92%。
    2017-08-15
  • 同质化严重 2016年我国医用敷料出口形势严峻

    2016年,由于国际市场需求降低,国内市场竞争激烈,我国医用敷料出口形势严峻。全年全球出口额为23 57亿美元,同比下降9 89%,降幅较大;出口价格同比下降8 15%;出口数量同比下降1 89%——出现出口金额、价格和数量“三降”格局。
    2017-04-07
  • 我国医疗器械出口受挫 贸易结构亟待优化

    我国医疗器械对外贸易一直凭借“质优价可”优势持续增长。但2016年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加上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市场进口门槛纷纷抬高,给中国医疗器械对外贸易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2017-04-11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