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规回收不到30% 我国废旧铅蓄电池循环利用亟待破题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7-07-03





  近年来,汽车、低速电动汽车、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的市场需求量持续增加,作为主要动力的铅蓄电池随之“行情大好”。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铅蓄电池生产国和出口国,铅蓄电池年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的四成。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铅蓄电池的回收也变成了行业的“疑难杂症”。

(资料图片 来源于网络)
  全球销售占比高  废旧之后怎么搞
 
  国家公布的49大类危险废品中,废旧铅蓄电池位列其中,这类电池在贮存、运输、回收、处置、利用等环节有着非常严格的规定。一块废铅蓄电池内含74%的铅极板、20%的硫酸、6%的塑料辅助物,如果拆解不当,会对人体和生态环境造成损害。而在我国每年产生的330万吨废铅蓄电池中,正规回收的比例不到30%。根据全国铅酸蓄电池行业协会2016年主要经济指标统计,全国铅酸蓄电池产量为3.06亿kVAh,较去年增长7%左右,2016年废铅蓄电池产生量高达400万吨,如此庞大的基数着实令人“细思极恐”。
 
  铅蓄电池回收难 现状堪忧谁来管
 
  在我国,目前影响废旧铅蓄电池回收(即循环利用)的“症结”所在,可归纳为三个字——政、回、规。
 
  政——政策积极完善,收效有待观察。2016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发布,将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单独列为一章,指出要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2017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行方案》,要求生产者的责任延伸到开展生态设计、使用再生原料、规范回收利用和扩大信息公开四个方面,铅蓄电池被列入首批推行范围之内。按照相关规定,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固体废物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采取防扬散、防流失、防渗漏或者其他防止污染环境的措施。一系列政策的颁布可见相关部门对铅蓄电池回收一事的决心,但具体落实情况仍需社会各界的积极配合。
 
  回——回收无序一直是影响废铅蓄电池循环利用的重要症结。回收渠道混乱、从业商贩哄抬价格,不仅使回收过程对环境产生污染,而且大量资源流入非法生产企业,正规的再生铅企业面临原料采购困难。目前,我国非法再生铅产量已经远远大于合法的再生铅产量,直接导致税收损失近150亿元。
 
  规——违规企业当道。近年来政府不断加大力度整治非法回收市场,仍难以避免“小作坊”顶风作案,为了一己私利扰乱回收市场,甚至形成了完整的体外循环“地下产业链”。据不完全统计,时至今日我国每年仍有几十万吨的废旧铅蓄电池去向不明。这些“小作坊”在回收废铅蓄电池后,通常简单地将电池破碎,把较难回收的含铅酸液直接倒掉,只将含铅量较高的电极和栅板卖掉。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是“小作坊”技术水平有限,少有能力将废铅蓄电池“完美拆解”;另一个原因则是“利益趋势”,与其雇佣技术人员去应付那些难拆卸的铅酸液,不如简单粗暴“丢芝麻捡西瓜,哪里有钱要哪里”。但这样处理过后,其他的材料较难二次回收,不仅造成资源浪费,也对环境造成了不可逆的污染。
 
  多方影响何时了  难题堪比行蜀道
 
  2017年1月3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行方案》(下文简称《方案》),明确对铅蓄电池等四大行业实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然而,铅蓄电池生产企业在落实生产责任制的过程中面临很多难题。
 
  一是主体责任不清。目前我国尚未建立完全由正规企业主导的规范有效的铅蓄电池回收体系,《方案》对整个系统中的生产者、销售者、使用者、回收者的责任也没有规范性要求,落地时影响了正规体系的建立。“人人有责”演变为“人人无责”。
 
  二是政策有待调整。虽然废铅蓄电池早已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而且国家也已出台《废铅蓄电池处理污染控制技术规范》(HJ519-2009),对废铅蓄电池的无害化资源化回收处置做出了明确要求。但在实践中,由于缺少强制性政策法规支撑和相应的资金保障,加上回收体系建设短时间内难见成效,导致各地探索建立回收体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规范化的废铅蓄电池回收体系建设迟滞不前。另外经国务院批准,自2015年2月1日起将电池、涂料列入消费税征收范围,在生产、委托加工和紧扣环节征收,适用税率均为4%,此项政策的调整使合法生产企业生产成本远高于非法企业,使其不具备价格优势。以超威集团为例,2016年铅蓄电池销售金额约为155亿元,按照4%的税率,全年要缴纳近6.2亿元消费税,不但利润所剩无几,还会严重影响企业在科技和环保方面的投入,制约企业转型升级。
 
  三是资质难取得。危险废物综合经营许可证准入的门槛较高,且各省市政策并不统一,全国有资质的回收企业仅30余家,平均每个省份不到一个。铅蓄电池回收不像一般废旧物品那样,它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并非“想收就能收”,只有具备危险废物综合经营许可证的单位才可以从事废铅蓄电池收集、贮存和处置等经营活动。如果本省内没有具备资质的铅蓄电池回收处理企业,要正规处理废旧铅蓄电池必须要办理跨省废物转移手费,而且要办理转出省和承接省之间的转移联单,审批时间较长,加上运输物流成本,其结果多半无利又繁琐,致使规范企业只能“望而却步”,不愿意去做废旧铅蓄电池的回收体系建设这项工作,做的也是无力无心。
 
  四是布局门槛相对低,“小作坊”赚钱更容易。同样是电池回收,锂电池因为“工艺难,再利用空间小”等先天因素将个体商贩拒之门外。相比之下,居高不下的铅价和相对较低的回收门槛则对他们充满了“诱惑力”。个体商贩从事回收作业时不含税交易,也没有污染处理成本,就可以抬高废电池回收价格,争夺废电池货源,他们主要分布在河南、江西、山东、河北等局部人口密集地区,致使正规企业面临“缺粮”的尴尬局面,无法与非法产业链竞争,最终形成“劣币驱逐良币”局面。
 
  五是废铅蓄电池面广量大,相关部门单打独斗难有作为。当前正规的汽车4S店废铅蓄电池回收相对较为规范,但汽车、维修点布局散乱、规模不一、数量众多,废铅蓄电池处置则更为混乱,这无疑也加大了管理部门的监管难度。因此,建设废铅蓄电池回收体系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社会管理多个方面。由于缺乏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其他部门或单位大多不愿参与,仅凭危险废物监管部门一己之力,往往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六是正规企业缺乏竞价优势。正规企业要在环保、设备、技术等方面投入,加上管理等其它费用,导致正规回收企业处理成本高,缺乏市场竞争力。
 
  七是民众素质有待提高。日本、美国、德国等国家从小学就设立废物回收的教程和相关培育,提高民众对废弃物资回收意识及环保意识。另外国外的蓄电池厂大多会在产品包装里附有图文告知废旧电池的处理方法和相关要求,给后续回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前途漫漫非无解  持续发展靠大家
 
  尽管困难重重,但随着近几年环保整治力度不断加大,铅蓄电池生产回收与再生铅的污染问题也得到一定控制。就在前不久,由国家环境保护铅蓄电池生产和回收再生污染防治工程技术中心依托单位超威集团倡议,社会各方自愿发起成立了铅蓄电池回收试点委员会。参与委员会的企业,其铅蓄电池、再生铅产量均超过全国产能80%,包括超威、天能、骆驼、风帆等知名铅蓄电池企业,湖北金洋、江苏新春兴等再生铅龙头企业共21家。同时,包括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中国电池工业协会、中国再生资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上海蓄电池环保产业联盟等相关社会组织参加委员会。
 
  2017年5月,超威集团与上海鑫云贵金属再生有限公司、上海有色网共同签订合作协议,三方利用各自在铅蓄电池生产、回收网络、回收渠道、大数据及线上资源等方面的不同优势,打造上海铅蓄电池回收利用模式。6月9日,骆驼股份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公司在全国多地布局废旧铅酸蓄电池回收工厂,利用公司密布全国各地的成熟销售网络回收废旧铅酸蓄电池,实现蓄电池在自有渠道内的双向流动。
 
  为了更好地完善回收体系,避免废铅电池流入非法的渠道,造成环境污染。建议相关部门尽快完善法律法规,严厉打击非法回收处置废旧铅蓄电池。同时动员社会多方面力量,共同建立科学完整的回收体系。提高自身环保意识,大力推行锂电池替代铅蓄电池,努力把铅酸污染降到最低。通过产业链闭环管理,推动铅蓄电池产品“生产-消费-回收-利用”的良性循环,推进全产业链提升环保技术水平,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共同推进我国电池产业绿色循环可持续发展,这也是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内在要求,促进铅蓄电池行业稳健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中再)
 


  转自:中国有色金属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我国铅酸蓄电池回收利用行业亟须破解四大问题

    尽管相关政府部门陆续出台了《关于促进铅酸蓄电池和再生铅产业规范发展意见》《再生铅行业规范条件》《关于印发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行方案的通知》等政策法规来规范废旧铅酸蓄电池的回收利用,但我国铅酸蓄电池回收利用行业仍...
    2018-03-16
  • 发展不规范 废铅酸蓄电池回收利用面临三大瓶颈

    发展不规范 废铅酸蓄电池回收利用面临三大瓶颈

    近年来,汽车、电动自行车保有量和储能等领域对铅酸蓄电池的需求持续扩大,我国铅酸蓄电池报废量也随之迅速增加,但目前我国废铅酸蓄电池回收利用行业发展不规范,回收渠道较为混乱,非法或非正规企业众多,违法经营现象严重
    2018-06-13
  • 废旧铅酸蓄电池流入“黑市”加剧重金属污染

    废旧铅酸蓄电池流入“黑市”加剧重金属污染

    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多种政策措施规范铅酸蓄电池生产及回收工作,但记者在江苏、广东、宁夏等地调研发现,铅酸蓄电池在生产和回收过程中出现的污染现象屡禁不止。
    2018-07-24
  • 废铅蓄电池去哪儿了?回收路上跑偏了

    废铅蓄电池去哪儿了?回收路上跑偏了

    工信部赛迪研究院、京津冀蓄电池环保产业联盟等机构此前一项联合调研显示:京津冀地区废铅蓄电池回收80%掌握在非法社会源渠道,正规电池生产企业回收量非常小,正规再生铅企业80%的原料也来自非法渠道。
    2019-02-27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