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产业生态困局:选择投资源很重要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作者:杨悦祺    时间:2017-04-18





  在日前举行的新材料技术投资春季峰会上,科技部“新型功能与智能材料重点专项”召集人,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安泰科技技术总监、总工程师周少雄表示,新材料实际上得到了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


  周少雄透露,科技部在材料领域6大重点研发专项2017年度项目中,有4项已经启动,另外,“重点新型功能材料及器件研发与应用”项目已经组建了专家委员会,两个月会出实施方案,预计到下半年发布指南。


  但冷静下来看新材料的发展,虽然已经有很多产品走出实验室进行生产,但依然是小批量的。克服了技术难题之后,应用端的问题再次显现。因此,投资回报的长周期、高门槛也使得一些创业投资资本望而却步,“小而美”的创业项目面临尴尬。


  产业化困境


  自2012年发布《“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和主要任务以来,新材料行业就备受关注。


  而近期新材料的支持政策更加密集,从2016年末至今几个月时间内动作不断。


  2016年12月国家出台了《“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要提高新材料基础支撑能力,组织实施新材料提质和协同应用工程。随后在今年1月2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又印发了《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


  在人员配备上,2016年12月23日,国务院决定成立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国务院副总理马凯任组长。对此,周少雄表示,建国以来,国务院为了一个领域而成立领导小组非常罕见,足以表明国家层面的重视。


  同时在领导小组下面,今年2月28日成立了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3月31日又举行首次大会,具体工作将马上展开。


  无论是经常见诸报端的石墨烯、3D打印,还是相对陌生的富勒烯、气凝胶、超材料,这些新材料潜在的市场规模很早就被业界认可。


  中投顾问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新材料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预计,2017年我国新材料产业市场规模将达到3.1万亿元,2021年达到8万亿元,预计2017年至2021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26.12%。


  但是,根据赛瑞研究测算,随着国内新材料产业基础提升,“十二五”期间,新材料产业市场规模增速呈现下滑走势。


  对此,有与会专家分析,这是因为虽然很多新材料已经走出实验室,有了应用,但离产业化还很远。“材料行业是中间制造业,必然有上下游和生态圈的问题,生态圈不成熟,材料再好也没有用武之地。”安泰科技副总裁、董秘张晋华说,“严格来说,新材料有两类企业,其一是真正的新材料,其二是材料的新应用,两者的数量比例约为1∶9。”


  前两年,中国资本市场热炒过蓝宝石。蓝宝石作为一种新材料主要有两个应用领域,第一是作为LED的衬底材料,第二是在iphone和其他3C(计算机、通信、消费)上的应用。张晋华认为,因为照明市场有限,所以要想实现规模化,必须在3C上运用。可直到今天,蓝宝石的应用周期依旧没有完全打开,不足以支撑它往前走。


  投资的冷与热


  根据投中研究院的数据,2010年至2015年中国新材料产业发生VC/PE投资案例358起,披露投资规模共计22.4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39亿元)。同时,因为新材料行业多、小、散、慢的特点,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并购基金参与,根据Wind资讯的统计显示,2016年新材料行业并购金额达到488亿元。


  紫荆资本董事总经理李国文表示,因为新材料行业的技术门槛高,差不多一半的投资案例是发生在企业进行量化生产的时候。“通常来讲,三分之一以上的投资案例会发生在天使轮,但在新材料领域只有2%。也就是说,虽然投资火热,但很多起步的创业团队可能并不能获得有效的资金支持。”


  此外,多位投资圈人士均表示,越热的行业,投资越要冷静,并直言“坑太多”。其中一位投资基金管理人士表示,新材料行业从研发到成为一个产业,路线太长。“它的周期长过80%的基金的生命周期,国内三到五年短周期的资金太多了,而国外一般要做到十到十五年。这本身就是国内急功近利赚快钱的投资现象。”


  彬复资本创始合伙人朱健则认为,除了时间周期的因素,还需要警惕的是新材料因为资本的漫灌脱离了正常的商业价值,对投资机构来说,退出才是获得回报的本质,而不是投资,理性很关键。“新材料行业首先具备的是科学属性,靠烧钱不能解决问题。过去一两年,在二级市场有很多新材料的概念,明显是违背科学常识的。”朱健表示,资本蜂拥到一个细分领域中,供需严重不匹配,泡沫过大,劣币驱逐良币。良币里面包括相对理性的投资人和创业者,一定程度上会对行业和务实的创业者造成伤害。所以,在投资机构选择创业团队的同时,对于团队自身来说,如何识别资本也需要谨慎,需要不同的机构做资金接力。除了一般都会考虑到的天使投资、VC、PE和上市后的并购投资,对于新材料这个国家重点支持的研究领域,在研发阶段,政府的支持会更加可靠。


  朱健建议,实验室阶段不适合寻求风险投资。因为基金对于产业孵化不确定性太大的一个技术或产品来说,忍受度是有限的,但政府不这样去考虑问题。而一些已经从实验室走出来,经过了小试中试,甚至客户送样的团队,可以适当去对接一些早期阶段的基金,接下来可以在公开市场对接。


  也有业内人士表示,近几年各级别的“双创”基金、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中国先进制造产业投资基金等都可以作为选择,“对于投资机构来说,政府加入新材料产业的漫长孵化,通过科研经费、高校资源和研发资源进行支持,也是在帮我们填前期投资的‘坑’”。(杨悦祺)


  


  转自: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