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的自主创新之路任重道远


作者:于大勇    时间:2011-03-03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近日发布的统计数字显示,2010年全国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1826.47万辆和1806.1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2.44%和32.37%,产销再创新高,继续领跑全球汽车市场。而根据预测,2011年国内汽车产销增速仍将保持在10%-15%之间。值得关注的是,即使车市呈现“牛市”,也并非所有的国内汽车企业都走在“春天里”。据统计,2010年国内各大合资汽车企业基本都超额完成销量目标,而相当一部分自主品牌却未完成任务。


  潜力巨大的市场与我国自主品牌核心技术的缺失,使国外汽车企业纷纷抢滩国内市场,并取得了不俗的业绩。数据显示,中国汽车产业构成的60%为合资企业。而在合资企业中,外方由于拥有核心技术而牢牢掌握企业控制权,如引进产品时,外方会收取技术转让费、引进费、入门费和人员支持费等。此外,国外汽车企业在中国专利的数量绝对优势也凸显其在市场的控制地位。


  惟有自主创新才能实现中国从汽车产销第一大国到汽车制造强国的转变。此前,有专家分析,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工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产品以中低端为主,附加价值不高,一些关键核心技术没有掌握;二是产业制造基础薄弱;三是系统集成和工程成套能力不强。我国制造行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不足1%,整个汽车行业研发投入在1.5%左右,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可见一斑。


  “十二五”以内需型经济增长代替投资、出口型经济增长成为重点,而汽车作为耐用消费品,在家庭消费总额中占比较高,若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在核心技术方面无所突破,这无疑会使国内汽车企业受制于人。


  当前,全球能源、资源、环境问题日益凸显,汽车在造型、结构、功能、材料、能源动力和道路交通模式等方面,都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变革。这对我国是挑战,更是机遇,是我国从汽车产销大国向汽车制造强国迈进的历史性良机。自主创新是成为汽车制造强国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汽车产业发展的动力,创新让我国汽车企业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有能力应对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


  自主创新应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包括技术、品牌、管理、文化、市场,其终极目的是具有国际竞争力、被市场认可,而非技术创新本身。应该看到我国汽车工业与国外先进水平存在的巨大差距,自主品牌汽车的较快发展并不能代表我国汽车产业竞争力的全面提高,在“高、新、尖”等核心技术研发领域我国汽车企业尚存在空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在技术性能、质量和安全可靠性等方面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此外,与国外主要汽车企业相比,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的专利意识、专利申请数量和质量都还有较大差距。国外主要汽车企业在我国申请的专利基本都是以发明专利为主(约占总数的72%),而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申请的发明专利比例较低(约占总数的15%),且专利主要集中在实用新型和外观专利上;在数量上,国外主要汽车企业在我国申请的专利约是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申请专利总数的6-7倍,而且国外汽车企业正在以核心技术作为工具在我国形成专利壁垒。


  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的自主创新之路任重道远。因此,应进一步改善自主品牌汽车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机制:放松行业管制,改善市场激励机制;鼓励产权结构多元化,完善自主创新的动力机制;建立自主创新风险分散机制,降低创新风险。同时,进一步加强政策对提高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创新自主性的引导作用,加大政府对企业研究开发的投入力度,充分发挥政府采购对自主品牌的支持作用。我们期待中国成为汽车制造强国的日子早日到来。(于大勇)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