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美发展中国家缘何频频发难“中国制造”


时间:2011-03-15





浏览商务部网站的“预警提示”一栏,由巴西、阿根廷、墨西哥等拉美国家发起的贸易救济信息已开始占据主力篇幅,近两年的案件数量更是远超欧美国家。据统计,2009年~2010年间,仅巴西、阿根廷和墨西哥3个国家就对中国发起33项反倾销调查。如果将范围铺开,再加上保障措施等其他贸易救济案件,这一数据无疑更多。在中国和拉美地区的双边贸易体系中,中方不但长期对巴西、阿根廷等国家保持逆差,更是很少对上述国家开展贸易救济调查,如此不对等的情况全球罕见。

“逆工业化”致护己心切

“对中国发起贸易救济调查的国家前几名一直是巴西、阿根廷等发展中国家。”中国社科院拉美研究所经济研究室黄志龙博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回应道。他认为,上述不对等情况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中国和这些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阶段具有相似性,同时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也颇为相似。黄志龙表示,拉美国家自上个世纪90年代之后开始出现制造业倒退的现象,制造业占GDP的比重一直在下降,也就是所谓的“逆工业化”现象。

以墨西哥为例,有关部门公布的数据显示,墨西哥制造业本世纪基本止步不前,2000年以来增长率仅为1.03%,虽然中间有过3年的小幅复苏,但自2007年以来,墨西哥制造业再连续3年呈下降趋势。中国出口拉美国家的产品主要是机械设备、化工、纺织和轻工类产品。黄志龙指出,这些物美价廉的商品对拉美国家的制造业形成了较强的竞争压力,出于稳定就业和保护国内产业的双重考虑,这些国家难免护己心切。不仅如此,后金融危机时期,拉美国家的情况依旧不容乐观。“几个国家通货膨胀的情况都比较严重,阿根廷通胀率更是高达两位数。”黄志龙说。

可见,由于中国和拉美国家同属发展中阶段,双边贸易多停留在低附加值的产品层面且竞争性强,加之拉美国家自身的经济情况不甚理想,导致市场上稍有风吹草动,就会引发双方的贸易摩擦。

反倾销是主要武器

记者注意到,在拉美国家频频发起的贸易救济案件中,反倾销几乎是主要“武器”,而反补贴和保障措施等案件则相对少见。对此,锦天城律师事务所律师傅东辉解释说,在对华贸易救济中,拉美国家确实是比较多地采用反倾销调查进行贸易保护。从WTO的统计数据看,从1995年~2010年,WTO成员中只有20个国家使用过反补贴调查,而拉美成员方从未对中国使用过反补贴。这说明,从技术上看,大多数WTO成员对反补贴不甚精通,而且拉美国家大多是发展中国家,或许反倾销调查在目前已经能够满足其贸易救济的目的,还不需要采取它们并不熟悉的反补贴措施。

不过,傅东辉也表示,不能排除未来拉美国家会对中国进行反补贴调查的可能性。“一些拉美国家,如巴西和阿根廷,都曾经多次受到过其他WTO成员的反补贴调查;这两国也曾对其他国家发起过反补贴调查,所以对反补贴的规则应该是有所了解的,不排除它们会将从应诉中得到的经验运用到申诉中的可能性。”与中国同欧美国家动辄几亿甚至几十亿美元的贸易摩擦涉案金额相比,拉美国家对中国产品发起的调查涉案金额往往较小,多则几千万美元,少的仅数十万美元,这种相对利益的有限也导致了中国企业在应诉时往往不够积极和主动。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