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依存度过高,严重威胁我国食用油安全


时间:2011-03-25





据海关统计,2011年1月,黄埔口岸进口食用植物油17.6万吨,比上年同期(下同)增长28.5%;价值1.9亿美元,大幅增长89%。进口平均价格每吨1092美元,增长47.1%。进口主要特点如下:

一、1月份进口量回升,进口均价每吨突破一千美元大关。2010年,经黄埔口岸食用植物油月度进口量起伏较大,在2月份、5月份和8月份分别出现了月度进口低值。同时进口均价自2009年12月份以来一路走高,进口均价连续14个月出现环比增长;2011年1月份当月,进口平均价格为每吨1092美元,同比上涨47.1%,环比上涨11.3%,进口均价创下2009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二、绝大部分为一般贸易方式进口。2011年1月份,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食用植物油17.6万吨,上涨60.2%,占99.1%。同期以保税仓库进出境货物方式进口0.15万吨,大幅下降94.6%。

三、外商投资企业主导进口,国有企业进口激增。2011年1月份,外商投资企业进口食用植物油6.4万吨,增长20%,占36.3%;私营企业进口5.3万吨,增长55%,占30%;集体企业进口3.2万吨,下降24.7%,占18.2%;与此同时,国有企业进口2.7万吨,激增2.9倍,占15.5%。

四、进口主要来源地为东盟及阿根廷。2011年1月份,黄埔口岸自东盟进口食用植物油14.5万吨,增长7.1%,占82.8%;其中自马来西亚进口8.3万吨,下降9%;自印度尼西亚进口5.3万吨,增长39.9%。此外,自阿根廷进口2万吨,激增19倍。

五、棕榈液油为主要进口品种,且进口均价上涨较快。2011年1月份,黄埔关区进口棕榈液油14.5万吨,增长7.1%,占82.8%;进口均价为每吨1084美元,大幅增长46.6%。

当前在全球油料作物产量下降,以及油料作物需求预期增加的双重刺激下,黄埔口岸食用植物油进口价格屡创新高,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值得关注。

一是国际植物油价格仍有强烈上涨预期。受气候等因素影响,国际粮油价格从2010年开始不断走高,2011年农产品价格仍有较高的上涨预期。美国农业部2010年12月10日发布的报告显示,2010/2011年度全球植物油总产量预计为1.45911亿吨,增幅5.24%。2010/2011年度全球植物油消费量预计为1.46011亿吨,增长837万吨,增幅6.08%。由于植物油刚性需求增长迅猛,而产量供应增速有限,致使全球植物油供需出现了缺口,2011年国际市场植物油价格有可能继续上涨。

二是对外依存度过高,严重威胁我国食用油安全。我国居民食用油消费量在过去28年增长4倍多,60%以上依赖进口,食用油自给率早已超出国际安全警界线。而国内油脂市场原料与加工及其食用油供应的75%以上被拥有百年历史的四大跨国粮商所控制,即ADM、邦吉、嘉吉和路易?达孚。跨国粮商在中国97家大型油脂企业中的64家企业参股控股,占总股本的66%。外国资本掌握了国内市场的话语权和定价权,直接弱化了政府的调控能力。

三是国内食用植物油价格上涨风险不容忽视。2010年国家继续对油菜籽实施临时收储政策,支撑了国内植物油价格。2010年4月19日,国务院会议决定继续实施油菜籽临时收储政策,收储价格由1.85元/斤提高到1.95元/斤,对菜油市场形成良好的托市效果。至2010年下半年,政府多举齐下平抑物价,通过粮油批发市场拍卖国家临储菜油,增加市场供应,且通过行政手段,推行“限价令”,抑制食用油价格上涨。但是对外依存度过高、国内外市场价差大幅、持续倒挂以及政策调控难以长久持续等诸多因素,表明国内食用油价格跟随进口成本上涨的态势将难以改变。

为此建议:一是出台稳定的“惠农政策”,鼓励农民种植高产量、高产值、高出油率油料品种,同时加大投入资金和科研力量改良,积极恢复油料作物种植面积;二是限定外资企业的进入比例,优化国内食用油市场的管理,扶持国内粮油企业做大做强,维护国家粮油战略安全;三是坚持对大豆等食用植物油原料的收储政策,提高政府对市场供求关系的调控力度,保障国内食用植物油市场的平稳运行。

来源:海关统计资讯网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