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乱”不能“慢” 储能产业寻求“快中求稳”
“储能是新型电力系统的蓄水池。'十四五'以来,我国储能行业迅速发展,新增新型储能装机直接拉动经济投资超过1000亿元。但在发展过程中,很多企业把储能行业当成是一个低门槛的金矿,抱着短期淘金的心态进入,以至于行业现在野蛮生长,乱象频出。”在近日召开的世界储能大会上,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指出,作为能源转型的关键基础设施,储能行业不能“乱”,但能源转型的需求也要求我们绝不能“慢”,行业必须在快速增长中同步实现高质量发展。
规模化发展提速
得益于市场需求和政策导向的双重驱动,我国新型储能产业近年来实现快速发展。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5852万千瓦/1.28亿千瓦时,较去年年底增长约86%。今年1至8月,全国新型储能累计充放电量约260亿千瓦时,等效利用小时数约620小时,有效支撑了电力系统稳定运行和可靠供应。
“2023年新型储能产值突破3000亿元,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产业生态初步形成。”工业和信息化部总经济师高东升指出,储能是加快推进碳中和进程,推动能源绿色转型的重要支撑。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舒印彪看来,储能已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并网容量快速提升。安全高效储能在“源网荷”侧都将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在电源侧,储能与新能源相结合,可以平抑风光发电的功率波动,提升新能源并网的友好性和多能互补协调运行的可靠性,促进海上风电等集中式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外送和分布式新能源的就地消纳;在电网侧,配置储能可以发挥电网所需求的调峰、调频、调压、黑启动等功能,提升电网的韧性和安全稳定水平;在负荷侧,储能有助于提升电能质量和系统灵活调节能力。
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主任苏波同样表示,我国已经逐步建成品类齐全、配套完整的新型储能产业体系。他预计,到2025年,我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将达到100吉瓦,行业总产值将超过万亿元。到2030年,新型储能累计装机将达到220吉瓦,行业总产值将超过3万亿元。
“乱象”拖累产业进程
随着储能产业规模的快速扩张,投资涉足行业的企业数量急剧增长和产能迅速扩大,供需失衡、低价竞争、利用率低等问题也愈发显现。
“储能行业有门槛,且门槛非常高。储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从电芯、电箱、再到集成电池舱系统,最后到电站,每一环节都是层层累加的,电芯的小问题到最后会集成巨大的隐患。高可靠不是'拍胸脯'的乱承诺,需要扎实的理论模型、真实的数据支撑和全面的测试验证。”曾毓群指出,作为电力系统的基础设施,储能一个环节的故障,不仅涉及生命财产的安全,还会连锁引发一系列公共设施的停摆。一次事故,将带来整个行业的信任危机。
高工咨询董事长张小飞指出,从数年的实际产业情况来看,全球储能安全事故频发,储能电站停运次数居高不下,其中非计划停运次数几乎达到一半,储能电站运行效率偏低。储能行业出现了硬件安全、数据安全、成本、性能和可靠性平衡的五位一体难题。
中电联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电化学储能电站可用系数达0.98。全年计划停运903次、单次平均计划停运时长60.29小时,非计划停运901次、单次平均非计划停运时长31.55小时。电站关键设备、系统以及集成安装质量问题是导致电站非计划停运的主要原因。
此外,我国在储能标准体系建设领域存在不足。舒印彪坦言,储能的安全效率、构网性能等方面的标准建设明显滞后,国际标准更是短板弱项,在IEC等国际标准组织中的参与力、领导力、话语权还不够,与我国在全球储能的技术水平、产业规模等方面的领先地位严重不匹配。
筑牢全球领先优势
张小飞指出,中国储能企业实现全球优势,仍需注重产品、品牌、研发、生产、制造等能力提升,而构建行业标准仍是其中的关键。
“标准化是连接技术和产业的桥梁,标准对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具有基础性、引领性作用,构建新型能源技术标准体系,推进标准、技术、产业协同创新,以国际标准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提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舒印彪表示,要加快健全新型储能标准体系,重点推进安全检测、质量环保、回收利用等标准的研制。
针对产业发展现状,舒印彪建议,进一步加强规划引领,构建一个总量充裕、结构合理、成本最优的储能体系,加强储能与配电网、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发展联动和衔接。相关部门根据各地新能源的资源禀赋特点、调节需求、网架结构和负荷特性等,预测并及时向社会发布储能的配置需求,以市场手段引导各类主体的投资建设。
“以低质、减配实现的'低价',不具备经济效益,更没有可持续性。”曾毓群强调,不拼价格,而要拼价值。作为一个技术高度密集的产业,只有聚焦价值竞争,创造“高价值”产品,产业才能走上良性发展道路。不仅要创造高价值,储能行业还要探索新价值,在未来电力市场开放的大环境下,让电池成为优质投资品。
舒印彪进一步表示,要加强关键技术创新。发展好“新能源+储能”、聚合储能、光储充联合调用模式,提升储能与电网的协调互动能力,完善储能市场机制,通过实施尖峰电价,适度拉大峰谷价差,合理扩大现货市场的现价区间,提高辅助服务补偿水平,扩大储能的盈利空间。(记者 卢奇秀)
转自:中国能源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