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车销售严重亏损 汽车经销商生存状况恶化加剧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09-18





  近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发布了2024年上半年全国汽车经销商生存状况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显示,2024年上半年,汽车市场继续保持增长态势,新能源汽车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渗透率持续提高。尤其是“以旧换新”政策的推动,进一步激发了市场活跃度,提升了消费信心。


  与此同时,市场竞争激烈,价格战频发,品牌厂家、经销商通过降价促销的手段来争夺市场,以达成销量目标。“以价换量”的策略,也使得主机厂和经销商不得不面临着利润水平下降的严峻挑战。


  为及时掌握2024年上半年汽车经销商的经营情况,了解经销商当前面临的压力和困难,中汽协对全国汽车经销商生存状况调查于2024年7月正式启动,共回收有效问卷1164份。同时,选取了部分经销商集团投资人和运营负责人进行访谈,了解集团整体营收和盈利情况、主要业务板块运营状况,以及如何应对现阶段面临的压力和挑战。


  上半年汽车经销商对主机厂满意度下降


  报告显示,经销商总体满意度评分为69.7分,经销商对厂家的总体满意度明显下降。主要表现为新车价格严重倒挂,市场价格混乱、厂家政策缺乏延续性,搭售和压库等时有发生,致使经销商经营压力加大,大量经销商处于亏损或在亏损边缘。


  新能源汽车盛行的当下,燃油车市场需求剧烈收缩。大量传统燃油车和部分油改电的产品竞争力迅速减弱。此外,厂家制定的销售目标过高,返利政策复杂多变,给经销商的支持力度不足,经销商退网翻牌更加频繁。


  报告显示,在汽车经销商四大业务板块中,新车和二手车业务满意度较低,售后服务和金融保险业务满意度相对较高。


  经销商生存压力加大


  2024年上半年,尤其进入二季度以来,需求回落。为了实现销量目标,汽车市场出现罕见的高频和大幅度的价格调整。通过以价换量,牺牲利润为代价,接近30%的经销商超额完成半年度销量目标,而目标完成率不足70%的经销商占比仍达到了三分之一。


  报告显示,完成半年度销量目标的经销商占比为28.8%,超过五成经销商完成了任务指标的80%以上,但目标完成率不足70%的经销商占比达到33.3%。其中,豪华/进口品牌经销商目标完成情况较好,超四成经销商完成年度销售目标,而合资品牌目标完成率偏低。


  第二季度以来,价格战愈演愈烈,厂家和经销商深陷价格泥潭,利润被无休止的价格战所吞噬。新车销售严重亏损,经销商负流(赤字)经营,经营风险加剧。亏损面扩大,盈利面收窄。报告显示,即使是盈利的经销商,单店的利润同比也大幅下滑。


  4月下旬,汽车以旧换新政策的发布,在价格频繁调整的背景下,补贴金额被价格战稀释,政策效果的释放较为迟缓。消费者观望加剧,新车销量出现连续的月度同比下滑。


  报告显示,2024年上半年经销商的亏损比例达到50.8%,盈利的比例为35.4%,亏损面较上年明显扩大。针对二季度经销商亏损加剧的情况,部分品牌在经销商提车时前置返利,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金压力和亏损状况。


  在经销商利润结构中,新车销售亏损严重,新车毛利贡献为负数,且亏损持续扩大。另外,平均单店毛利总额较2023年有较大幅度缩减,尤其新车业务,平均单店亏损额达178万元。


  下半年存在很大不确定性


  中汽协在对经销商生存状况进行调查的同时,还选取了部分经销商集团投资人或运营负责人进行了线上线下的访谈。多位负责人表示,目前的市场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主要源于以下几点:一是产销失衡导致恶性竞争,二是厂家目标虚高造成经销商库存生存环境持续恶化,三是频繁降价及价格倒挂带来恶性循环。


  记者通过深访发现,主机厂淘汰赛已经拉开序幕,行业整合加剧。上游落后产能将被淘汰,部分品牌会退出,这就要求经销商对现有经营的品牌,出现持续亏损的必须杀伐果断,而对于选择新品牌又要慎而又慎。巩固自身现有优势的前提下,进行渐进式调整。特别是要维护和服务好现有用户,提升用户忠诚度。加大二手车业务布局,改变传统的营销方式,强化线上能力,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此外,2024年,经销商还普遍加大了对新能源汽车品牌的布局力度。报告显示,在对2024年新能源渗透率进行判断时,经销商普遍认为会有较大幅度的提升,超过三成经销商认为全年渗透率会超过50%。


  对于2024年汽车市场的整体预期,有部分经销商认为消费需求乏力短期难以改善,全年销量同比或出现下滑。但也有约四成经销商认为,国内乘用车市场仍会保持增长势头。(记者 马艳)


  转自:中国工业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