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价格持续走低,储能企业需把好质量关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09-01





  近日,中国石油集团济柴动力有限公司5MWh液冷储能系统电气分部件招标项目开标,亿纬动力以单价0.446元/Wh的报价,预中标此次配套130MW/260MWh液冷储能项目的电气分部件采购。


  今年以来,系统价格持续走低,从年初的约0.8元/Wh,相继跌破0.6元/Wh、0.5元/Wh,且仍未显示止跌迹象。随着储能产能高速扩张,价格战正席卷储能产业链,部分成交价临近或击破成本线,对企业盈利能力造成挑战。在此背景下,企业需通过技术破局,推动产品迭代升级、降本提质增效,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成交价击破成本线


  今年以来,储能电芯价格一路下探,行业咨询机构InfoLink相关数据显示,280Ah磷酸铁锂电芯自1月底均价0.42元/Wh降到7月底0.34元/Wh,最低价跌至0.29元/Wh。与此同时,储能系统价格也紧随其后,自3月以来逐渐步入"0.5元"时代,且近期仍在继续下探,部分最新开标报价已跌破0.5元/Wh,较年初降幅已超过40%。


  例如,近期开标的包头铝业产业园区绿色供电项目135MW/540MWh电化学储能工程2个标段直流侧采购项目中,浙江卧龙储能及中车株洲所的中标价格分别为0.455元/Wh和0.435元/Wh;6月,中国华电集团发布2024年首批磷酸铁锂电化学储能系统采购开标,最低报价0.495元/Wh。


  "在储能市场竞争加剧、供大于求背景下,原料端碳酸锂价格持续下跌,难以对储能电芯价格形成稳定支撑,使得电芯成本大幅下降,储能系统招标价格也不断走低。"鑫椤资讯高级研究员龙志强告诉《中国能源报》记者,目前储能电芯和系统的成交价格基本徘徊在成本线附近,甚至已经低于部分厂商的成本价格。"比如储能电芯的理论成本大概在0.3元/Wh,现在部分成交价已经低于这个数值。"


  值得一提的是,多个招标项目中出现的"最高限价"要求引发业内关注。例如今年5月中国石油集团济柴动力有限公司发布5MWh液冷储能系统电气分部件框采招标公告,以此满足150MW/300MWh储能项目需求。其中直流侧储能电池系统最高限价0.478元/Wh,电芯最高限价0.33元/Wh。"市场行为从侧面反映出目前市场竞争现状,一些没有竞争优势的企业不得不采用'亏本赚吆喝'的策略,通过降低价格来获取市场份额。"龙志强表示。


  技术创新驱动降本


  展望后市,储能价格走势还需密切关注原材料市场动态变化。中信建投期货有色金属分析师张维鑫在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时说:"碳酸锂价格仍有下行风险,但总体已经处在低位,波动会显著降低,企业端面临的价格风险在减小。"


  对此龙志强认为,后续储能产业链价格整体仍将呈现下降趋势,但考虑到市场环境和成本预测,价格下浮空间有限。东海证券发布的研报称,储能行业落后产能正低价出清,国内市场报价再度走低,行业低价竞争现象短期或仍将延续。


  在储能价格维持低位的预期下,降本增效将成为储能行业主旋律。例如为降低单瓦时成本,鹏辉能源、南都电源、天合储能、兰钧新能源等众多储能企业相继发力大容量电芯产品的研发与生产。自2023年起,300Ah+等不同规格的储能电芯产品正加速替代280Ah,并朝着500Ah+乃至1000Ah+快速迈进,储能电芯容量大型化成为发展趋势。


  "技术创新是驱动储能行业降本增效的核心动力。目前来看,在储能低价背景下,大容量电芯已经成为企业追求更优成本和提升盈利空间的重要手段。"龙志强指出。


  低价不能"低质"


  过去一年,随着储能市场内竞争的加剧,"活下去"成为不少企业的第一要务。"当前在市场竞争加剧、价格下降等因素作用下,储能上游供应端基本上处于不赚钱或亏本状态,即使是龙头企业也难以避免微利局面。很多企业为把规模做上去,宁愿不赚钱也要拿下订单。"龙志强表示,"另外,由于海外毛利相对比较高,一些早期进行海外布局的企业积攒了一定的资本和实力,能够以相对低价拿下国内份额的同时,利用海外业务盈利来补贴国内业务,从而实现整体盈利。这种'海外赚钱补贴国内'的模式为部分企业提供了竞争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有业内人士提醒,低价竞争可能会导致产品质量被忽视。尤其当报价低于成本时,部分企业可能通过牺牲产品质量压缩成本,进而导致质量和安全问题。


  阳光电源董事长曹仁贤此前公开表示,目前我国有上万家储能企业,大部分企业毛利率低,存在安全隐患和设备闲置等问题,影响行业发展。他呼吁,储能行业要坚守安全底线,尽快回归以技术创新推动降本增效的主航道,避免"内卷"式竞争。


  在受访人士看来,储能企业应将目光从价格竞争转向安全、质量和技术竞争,提升产品质量、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同时,各方应加快制定相关标准和规则,规范市场行为,保护消费者和企业利益。加强企业间沟通与合作,共同推动行业健康发展。(记者 姚美娇)


  转自:中国能源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