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行业洗牌加速 投资或继续降温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05-08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和储能行业的高景气度带动锂电池行业迎来发展黄金期,产业链投资热情高涨,并吸引大批其他行业企业跨界。如今,随着投资热潮逐渐消退,市场供应过剩隐忧开始浮现。截至目前,锂电产业链已有不少企业宣布暂缓、终止部分投资扩产计划。同时,多家跨界企业放弃切入锂电产业链,回归自身主业。业内人士认为,企业投资正在“退烧”,锂电行业已进入淘汰洗牌阶段。


  多家企业跨界遇阻


  需求不振、竞争加剧的当下,锂电产业链各环节投扩产正进入“冷却期”。在业内人士看来,锂电行业正逐步进入末位淘汰阶段。在此背景下,不少中小企业及跨界企业面临严峻挑战。


  过去一年中,锂电行业已有不少跨界企业终止项目。例如,今年2月,美利云发布终止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公告,宣告筹划一年多的资产置换及定增事项失败。回顾此次资产重组方案,美利云拟以重大资产置换及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方式,购买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持有的天津聚元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和力神电池(苏州)有限公司100%股权。美利云表示,综合近期市场环境变化等因素影响,交易各方认为现阶段继续推进本次重大资产重组事项不确定性较大。


  去年6月,明冠新材退出所持博创宏远股权,剥离锂电池正极材料相关业务。去年11月,日播时尚发布公告称,公司决定终止收购上海锦源晟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100%股权。


  一位电池行业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到,随着锂电市场降温,后续计划跨界进军锂电领域的企业需谨慎考虑。“一些小企业、新进入企业难免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面临较大被淘汰风险。不过,企业跨界投资肯定进行过严密的可行性调研,通常会把资金分散到不同行业、不同产品来降低风险。”


  行业洗牌潮已至


  清晖智库首席经济学家宋清辉表示,锂电市场形势发生巨大变化是众多跨界者遇阻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去年以来,各路资本蜂拥而至,直接后果就是电池行业产能结构性过剩,竞争进一步加剧。”


  在受访人士看来,“优胜劣汰、产能升级”或是今年电池产业主旋律。“后续一些小厂家会被逐步淘汰出局,真正优秀的企业才能存活下来。”


  另外,跨界企业还存在对锂电市场变化趋势认识不深、经验不足等问题。“跨界企业对锂电技术路线、工艺技术和成本控制等运营手段没有传统企业熟悉,也缺乏外围产业布局,各项资源相对短缺,发展速度客观上受限。”车夫咨询合伙人曹广平分析称,“锂电企业目前已分为第一梯队和第二梯队,之间差距巨大。第一梯队的企业已分摊完大量研发成本等,在销量大、主流客户多的情况下,有一定的定价权,且能站到盈亏平衡点之上,其他企业已很难追赶。”


  “对于没有研发经验、通过并购企业切入电池领域的跨界者来说,其在电池领域发展并不占优。事实上,跨界并非易事,在此过程中存在相当大的风险,将来可能会面临业务整合、团队磨合、不能突破行业壁垒等多项挑战。若公司不能顺利整合资源,也可能会进一步拖累业绩,甚至最终会被淘汰出局。”宋清辉认为,未来跨界者进入锂电领域需要注意两方面问题:第一,跨界者的主营业务是否与锂电行业具有一定的关联性;第二,若与锂电行业关联性不强,建议以布局上游原材料为主,寻求新的业绩增长点。


  投资或继续降温


  据高工产业研究院不完全统计,2023年,中国锂电池及四大主材(不含铜箔、结构件等辅材)共有137个新增规划项目(只统计公告/签约项目),较2022年减少近一半。按公布投资金额的122个项目进行统计,2023年,中国锂电产业拟投资总额约7500亿元,较2022年下降超46%,尤其是负极材料项目,新签约项目投资额仅为此前一年的18%。


  总体来看,当前产能过剩正进一步加速锂电行业洗牌进程,企业投资也逐步趋于理性。受访人士预计,前两年锂电产业出现的投资过热、产能失调问题,将在今年逐渐改变。


  曹广平认为,2024年锂电行业投资热度将比2023年锐减。“因为国内市场供大于求,且国际市场上客观上也遇到了一些贸易壁垒等,负面以及需要博弈的因素在增加。”


  宋清辉表示,随着动力电池行业进一步洗牌,2024年锂电行业投资热度或继续降温。与此同时,各路资本跨界锂电也将更加趋于理性。


  东北证券研报指出,2023年,锂电行业供给过剩、去库存是全年存在的情况,产能过剩的背景下,锂电池及材料面临降价压力,叠加碳酸锂价格趋势性下行带来的相关环节库存损失,锂电产业链整体利润承压。2024年,国内产能扩张放缓,第一季度由于淡季影响预计仍有压力,盈利见底后全年供需格局有望逐步优化,预计2025年供需有望逐步平衡,长尾产能或将逐步出清,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记者 姚美娇)


  转自:中国能源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